不同环境压力下塞式喷管流场的数值模拟

来源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l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设计了一种环排式塞式喷管,通过求解二维N一S雷诺平均方程组,对在不同环境压力情况下该塞式喷管的流场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对采用单方程和双方程两种紊流模型模拟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用适当选取混和长度的单方程模型与双方程模型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该塞式喷管基本上体现了塞式喷管的优点。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瞬态工况排放测量的意义及发展现状,同时提出了一种瞬态排放间接测量试验方案及其数据修正方法.选取两种搭载电控燃油喷射汽油机的汽车进行冷起动及加速-滑行组合工况的HC和CO排放参数测试.分析实验结果并提出了影响瞬态排放的主要因素.
本文利用等效热力系统法,较好地解决了涡流室式柴油机变工况下主、副燃烧室间连接通道处流量系数的瞬态值计算问题,并首次提出了流量系数在上止点附近的双峰规律,并就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利用小型循环流化床研究了200-400℃的中温干法烟气脱硫过程,通过分析脱硫产物,揭示了烟气中CO及NO对脱硫过程的影响规律及机理.CO在反应温度大于300℃后将对脱硫过程有显著的抑制作用;NOx则通过生成中间产物Ca(NO)而减少CaCO和CaSO的生成量来促进脱硫反应,同时也会改善反应的气相扩散条件.但这种促进作用随随温度升高而减弱,至350℃以上基本消失.
火灾科学研究中,研究者对CO、CO研究较多,但几乎没有人专门研究它们的释放过程和机理.本文利用国际现有数据研究分析了小尺度火灾中CO、CO释放特性,特别是通风量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衡量有毒物质危害性的两个特征参数——关键时间和临界条件,从而将释放规律与材料选择和实际火灾中人员的逃生过程建立起直接的联系.
燃煤过程中有毒痕量元素的排放的危害性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六价铬是一种致癌物质,其毒性远远高于二价铬和三价铬.为了了解燃烧过程中Cr的反应产物及其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就必须了解Cr的反应动力学机理,发展Cr的化学动力学模型并且运用到实际燃烧系统上对Cr的控制是必需的.本文提出了Cr/O/Cl系统内一个较为简单的化学动力学模型,并且与平衡计算结果和Wu and Biswas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其结果是一致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各种类型的烧嘴对高温陶瓷窑炉内温度场的均匀性、能源的消耗及减少NO的排放的影响.同时,还分析了蓄热式燃烧技术在余热利用,减少NO的排放上的作用.
本文研究了直流电晕放电诱导自由基簇射脱除烟气中的NO(DeNO).研究表明:烟气中水蒸汽对电晕的发展起抑制作用并减小放电电流;水蒸汽为DeNO过程提供了更多的OH自由基,适当提高烟气水蒸汽含量可提高DeNO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烟气湿度在10%-12%范围内时,单位能量脱除的NO量最多,超过25.5g;DeNO效率因其在反应器内滞留时间延长而提高,但能量利用效率因此也降低.
在0.15MWt CFBC试验台上混烧城市污泥与煤,当城市污泥的含水率和混烧率分别变化在30-60%和25-100%之间时,可以实现稳定燃烧.并着重分析了炉膛温度和城市污泥混烧率对NO和NO生成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焚烧氮含量很高的城市污泥过程中,通过与煤混烧,并适当提高炉膛温度,可以控制NO的生成,但是NO的生成浓度主要与混烧率有关.
该文借助任意曲线坐标系下全三维时均Navier-stokes方程,采用加罚有限元方法数值求解了不同扩压度以及静止和旋转径向扩压通道内紊流流动,通过引人类似于流线迎风型式的仅函数修正,计算克服了传统的伽辽金有限元方法求解对流占优流动问题时所遇到的困难。紊流采用k-ε模型。在此数值方法的基础上,分别对于θ=8°、12°、15°、20°、24°等不同扩压度条件下通道内流动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在θ=15°。
用三维激光多普勒测速系统测量研究了低速大尺寸单级压气机设计状态转子内尖区三维紊沉流场,结果表明,设计状态下叶尖泄漏涡是造成压气机转子尖部紊流脉动的主要因素,其造成的高紊流区沿流向逐渐扩大,并缓慢向通道中部和低叶高方向移动,素流强度值随旋涡的增强而增大。在泄漏涡影响区域中,轴向脉动水平最高,径向和切向脉动水平相近,三个剪切应力中,轴向一切向最大,轴向一径向次之,切向-径向最小,在叶片通道后段,泄漏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