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中国新型城镇化全面实践大发展中,各类特色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商业空间分析是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研究选取一类具体旅游特色小城的城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POI空间数据获取与分析,以德国典型旅游小城镇马尔巴赫为例,从城市设计的视角,分析了其商业业态空间的特点.研究指出商业业态空间布局应注重与小城镇整体规划协调统一,商业业态空间规划以中小型业态为主要表现
【机 构】
:
浙江外国语学院 比利时鲁汶大学社会科学院
【出 处】
:
第三届全国村镇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第二届田园建筑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新型城镇化全面实践大发展中,各类特色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商业空间分析是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研究选取一类具体旅游特色小城的城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POI空间数据获取与分析,以德国典型旅游小城镇马尔巴赫为例,从城市设计的视角,分析了其商业业态空间的特点.研究指出商业业态空间布局应注重与小城镇整体规划协调统一,商业业态空间规划以中小型业态为主要表现形式,商业业态的空间配置可以带动小城镇新老城区空间的共同发展,这些启示对于中国旅游小城镇商业业态空间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丰富了中国新型城镇化中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其他文献
农村土地流转新政的出台为城乡统筹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村庄规划作为引导和控制村庄建设的公共政策,更应结合土地流转政策进行科学规划.文章基于农村土地流转视角,从农村产业、人口、规模、职能、内部联系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对村庄规划的影响,进而从村庄规划布局、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特色村庄风貌塑造等方面提出了与农村土地流转相适应的村庄规划方法,使其编制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以期指导村庄的健康发展.
从自然人文视角对循化县域乡村风貌特征进行分析,确立了自然要素中的地形地貌因子,人文要素中的宗教文化因子及经济要素中的产业因子等影响风貌的关键因子.宏观层面上,在县域尺度将循化县分为撒拉族川水型风貌区、藏族山地型风貌区及高山藏族牧业风貌区3个风貌区;中观层面上,在乡镇尺度提出保护类乡村风貌控制法、改造类乡村风貌控制法、新建类乡村风貌控制法3种控制方法;微观层面,在村落尺度上提出村落风貌控制、院落风貌
传统村落中,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往往以宗族为单元,维持严密完整的组织结构,从而深刻地影响并形成了村落的空间结构形态.然而在快速城市化的冲击下,村落环境和承载文化的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宗族文化逐渐衰落,宗族结构与空间形态间的关系模糊不清.本文以浙东地区殷家湾历史文化名村为例,挖掘其古越遗韵,以祠堂为社会活动中心、以堂前为生活聚居中心的宗族、房族的结构特征和文化特征,以其为线索,找寻其在村落空间形态上
为落实中央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坚持"以人为本、节约集约、绿色低碳、乡土特色"的理念,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需求,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浙江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和《浙江省村庄设计导则》.嘉兴市根据自身特点,立足市县域"多规合一"的基础,制定了《嘉兴市村庄规划设计导则》,进一步规范了村庄建设规划设计,以期加强农村建设管理、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农村文化特色.地域空间上
村规民约作为村民自治的规范表达机制,以其灵活、具体、契合实际的特性在村民自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制定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重要手段.中国村民自治作为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有效形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体系,村民自治的精神和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本文在村庄规划内容转变的大背景下,对村民自治下村规民约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试图探索一种充
本研究从与村庄发展密切相关的县域空间环境入手,通过对决定村庄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进行分析,抓住人在城乡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通过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建立了一套便捷、稳定的能够指导村庄整合发展的村庄整合评价方法,在县域范围内可以快速且高效的确定村庄整合的基本方案.可以用以指导乡村地区村庄整合评价,提高镇村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城乡发展策略的编制效率和精准性.为确保乡村地区空间布局的合理化、区域基础
"美丽乡村"已经成为统领中国乡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实现"美丽中国"战略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其内涵涉及乡村发展的诸多方面.本文聚焦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的政策制定与实施,相对系统地梳理政策目标与内容,考察其政策管理方式和执行过程,继而通过典型案例的选取,在其所在的地州、县、镇和村各级层面展开调查,深入了解政策的实施情况,并归纳一些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的经验.总体来看,贵州省的“四
为解决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差异大、资源浪费的问题,迎合中国乡村旅游业转型发展时期的客观需求,本文以浙江省莫干山镇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在"田园综合体"概念下的发展策略.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包括研究背景的分析、村落概况与特征研究、"田园综合体"概念、特征及实现途径以及结论.重点阐述了以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田园景观为核心组织要素的多产业、多功能有机结合的空间实体,即田园综合体的概念.主要提出通过功能和手法
本研究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总体要求,将研究对象聚焦在诸暨次坞传统村落.以次坞传统村落保护和有机更新为例,对传统村落现状、传统村落发展和保护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针对性的可行性建议和意见.力求通过正在进行的有效举措,既达到宣传次坞古村落,扩大地域影响力,又能够引起多方重视,加大保护力度,实现传统古村落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希望能给其他地域的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随着城乡规划机制的逐步完善,古村落保护规划作为遗产保护的重要编制制度,备受各界重视,其作用也逐步显现.本文基于"多规合一"的规划思想,以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福全村保护规划为例,在村落遗产保护规划中提出以"四张图则"作为技术支撑的创新机制.以递进、针灸式的保护与更新模式,聚焦村落整体风貌的保护与地域建筑的更新建设,探寻"四则合一"的古村落保护模式,即以保护模式图则、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则、村落设计图则、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