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包容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来源 :2016年中国人文地理学联合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f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构建金融服务的渗透度、使用度、效用度、承受度四维度指标体系,借鉴HDI计算方法,测算了中国31个省(市、区)2004-2012年的金融包容指数;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中国金融包容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从程度格局看,中国金融包容度普遍较低,且地区差异显著,东部地区金融包容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②从阶段特征看,金融包容度前期(2004-2008年)有所下降,后期(2008-2012年)呈上升趋势,但总体保持相对稳定;③中国金融包容度呈现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集聚特征,集聚程度相对稳定但有弱化趋势;④区域资源环境对金融包容发展具有自发驱动,交易成本、规模经济和信息不对称对金融包容发展具有制约力,政府宏观政策对金融包容发展具有主观诱导性,社会制度、文化与环境对金融包容发展具有多重影响.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展微观金融、提高收入水平、加快信息技术发展是提高金融包容水平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后广州吸引了大量阿拉伯商人来粤经商,穆斯林贸易、餐饮行业日渐兴盛,回民这个起源于古代广州的穆斯林群体,从五湖四海重返广州谋求发展,成为“新一带一路”中我国与伊斯兰国家贸易联系的重要纽带。广州穆斯林的发展对城市经济社会及空间景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族裔经济出现。本文在此背景下,运用实地调研、半结构式访谈等方法,实证了在广州穆斯林族裔经济的形成,探讨了其形成过程、运作模式与亚族裔区别。研究发
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正处在加速重构的深刻转型期,城市体系演化既遵循一般规律,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因此,对城市体系的研究应该从以静态为主的现状分析转向对动态演化、结构模式、预测调控的探索。本文以江苏省设市城市为研究对象,借助分形地理学中的城市规模分布法则,对全省城市规模分布演化规律、结构容量特征进行探讨。结果 表明,全省城市体系结构趋于均衡,三大都市圈成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但城市体系发展进
借鉴与综合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方法分析土地整治景观效应,以推动土地整治的健康有序发展,是重要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涪陵区飞水村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基于景观生态理论方法,运用ArcGIS和Fragstats,分析土地整治项目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变化。
开发区长期以来一直扮演着支撑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但在新常态下其发展正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转变观念,寻求新的发展思路。本研究选取长沙市开发区群作为研究对象,将协同发展的思想引入开发区研究,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长沙市开发区群的协同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以期进一步丰富我国开发区发展的理论研究,为破除当下开发区发展困境提供有益借鉴。研究表明:长沙市开发区群中部分开发区的经济系统有朝着混沌无序状态发展的
中国当前正处于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未来将有更多的居民生活在城市之中,然而当前中国城市内部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配置不并合理,还未能满足城镇化发展的需求。本文以南京市为案例,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居住用地地块尺度对南京市医疗服务设施可达性的空间格局及其成因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南京市医疗服务设施可达性在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分异和空间集聚特征,无论是分不同等级的医疗服务设施可达性还是医疗服务设施可达性
基于城市经济转型内涵,本文结合以熵权法为基础的模糊物元分析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2004~2014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城市经济转型成效时空演变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①整体而言,2004~2014年广东省各城市经济转型取得一定成效,并且各城市之间的差距在逐渐增大,呈现区域不平衡的空间格局,珠三角地区和粤西地区城市经济转型成效显著,增速处于领先地位,而粤东地区和粤北地区城市经济转型相对较慢且不显著
脆弱性评估作为脆弱性理论的重要内容,为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和方法。本文将社会脆弱性评价体系应用到失地农民问题研究,按照大学城建设区、道路交通建设区、房地产开发区和工商建设区四种类型,从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三方面构建社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DARE方法、社会脆弱性评估模型对不同类型失地农民社区的社会脆弱性进行评价,揭示失地农民社区社会脆弱性特征,并探讨社会脆弱性影响机制。
城镇作为具有异质性、多宜性和资源有限性特征的地域,在保障资源利用、支撑社会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三者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和争持。合理调控城镇资源配置是优化资源利用,保障产业转型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实现这一目标亟待构建城镇化效率测度理论来厘清城镇化效率与空间关联格局间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快速城市化促进了中国城市外向型联系的发展,改变了中国城市对外联系的空间格局。越来越复杂化的城市空间分布和组织规律需要一个全新的、综合的网络视角来考察。航空运输是当前城市间相互联系的重要物质基础,体现了城市间的直接关系,是研究城市网络的合适工具。
教育地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它是地理学体系中的应用性学科,是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同时它也是教育学分支学科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益引起国内地理学界和教育学界诸多学者的极大关注。本文基于近年来教育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人地关系、地理环境问题、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等问题背景,首先分析了教育地理学的研究缘起;其次对教育地理学和地理教育学进行了比较辨析,澄清了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再次,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