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理论与肝胃同病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五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gh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升降理论从生理、病理角度对肝胃同病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升降失调是肝胃同病的重要病机,调理升降是治疗肝胃同病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手段.
其他文献
1999年6月至2004年8月共行鼻胆管引流并清热利胆中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51例次,疗效满意,本文对其临床资料、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进行了介绍。
1999年6月至2004年12月共行乳头小切开术并利胆排石中药治疗胆总管结石253例次,疗效满意,本文对其临床资料、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进行了介绍。
近年来研究发现NF-κB、ICAM-1过度表达在各种肝脏炎症、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3).百塞诺为国家一类抗肝炎新药,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对刀豆蛋白A引起的小鼠肝细胞核DNA损伤也有保护作用.本文旨在探讨百塞诺对CC1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机制与肝组织中NF-κB、ICAM-1表达的关系.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中老年常见多发病.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胃癌前期状态之.对人类健康威胁较大.本病的临床表现为胃脘痞满,即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痞满、堵闷、食后加重或兼见胀痛等症状为主症,口舌干苦和乏味,甚则脘中隐痛、灼热嘈杂、全身乏力、贫血消瘦.现代医学对CAG的组织形态学、病理学和相关因素的研究逐渐深入,但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经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研制了治疗CAG的平胃康胶囊,经11年
本文介绍了放大胃镜在对胃黏膜的观察与应用,包括正常胃粘膜的放大观察,慢性胃炎和溃疡瘢痕的放大观察观察 3、早期胃癌的放大观察与诊断
疣状胃炎(verrucose gastritis,VG)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我科自2000年9月至2004年9月共治疗经胃镜诊断明确的疣状胃炎患者220例,疣状隆起病变共784枚,本文对其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
近年来,对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肝胆胰的癌肿,有不少新治疗技术问世并较广泛应用,使一些不适宜或无法手术切除得到治疗,甚至达到根治的目的.本文介绍了几种治疗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缠绵,易反复,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我科自1996~2003年共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6例,采用中西医药物治疗,并配合内镜介入治疗合并有炎性息肉形成者,疗效满意,本文对其临床资料、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进行了介绍。
本文以水液代谢为切入点,研究脾胃湿热证与AQP4之间的关系,实验发现,AAQP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脾胃湿热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脾胃湿热证和脾虚证一实一虚,与水液代谢失衡都相关,AQP表达也不同,这也提示AQP可以用来研究"脾主运化水液"的机理.
本文对不能手术切除非小细胞性肺癌的多疗法序贯治疗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将血管介入治疗、氩氦刀冷冻、光动力、放疗、免疫以及中医中药等疗法组合起来,序贯应用,可显著提高不能手术切除肺癌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