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识别中正字法邻近字抑制效应的眼动研究

来源 :中国心理学会,江苏省心理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t_chengdu_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拼音文字进行的启动研究已经证明,对于一个词的视觉词汇识别会受到其正字法邻近词的影响.先前有关汉字的启动研究结果表明汉字的识别同样会受到其正字法邻近字的影响,但影响模式与拼音文字不尽相同.该研究试图在先前汉字启动研究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更精细的分类和控制,通过词汇判断任务和阅读任务,进一步探讨在汉字识别中,读音相同与读音不同的正字法邻近字对于目标字识别分别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该研究包括三个自变量:启动类型(正字法邻近字vs.控制字),目标字字频(高频vs.低频),邻近字是否音同(形同音同vs.形同音不同).
其他文献
目光接触或眼神接触是非言语沟通的重要渠道,它不仅是传递态度,意愿和情感的重要媒介,更能让人轻易捕捉到言语以外的信息。目光接触,同非言语沟通的其他方法一样,与文化密不可分。许多非言语行为都是文化习得的结果。对非言语沟通的理解差异正是由文化的相异性所造成的。当不同文化的群体进行持续的直接接触时,一方或双方的原文化类型产生的改变称为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因此我们假设,文化适应与非言语沟
在消费者与营销人员之间的人际冲突中,文化信念深深地影响消费者的行为意愿(报复和修复关系意愿)。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研究发现:在冲突的发生和解决过程中,不同的文化信念对消费者行为意向影响存在情境性和个体差异性特点。实验1和实验2发现消费者在不同情境(冲突或文化信念启动情境)中的行为意向存在显著差异;并受到认识动机的影响,高认知闭合需要的消费者更容易受到文化信念的影响。实验3说明在冲突解决过程中,不同文
幽默是一种游戏,也是一种交往模式,幽默感对人际交往有比较好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对比人际交往能力不同的人在不同类型幽默上的差异性表现,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正话反说的幽默:与他人合作的过程当中,意识到矛盾需要解决,但不能理解或接受他人的观点,且勉强与他人合作的人,将其理解为具有负面意义;意识不到矛盾需要解决,也没有合作行为的人,意识不到幽默;与他人发生冲突时,不接受冲突.并
本文以个案研究的形式,分析探讨了一名4岁前无语言能力、发育迟缓的“狼孩”孤儿,在四岁时进入当地寄养家庭后的发展变化及其背后的发展过程与发展机制。以研究对象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作文为文本分析材料,从文化心理学视角出发,以研究对象与身边重要他人的关系、研究对象参与的社会文化活动作为文本分析的两个整体单元,深入剖析了“教师世家”文化背景下的寄养家庭在文化熏陶、教养风格、具体教学方法、价值观建构等方面的特点
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群体,其身份认同值得关注。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构建了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构建阶段模型。第一阶段:(新)身份的期待。新生代农民工在进城之前或在刚进城的短暂时期,对新的生活充满了期待。这种期待是模糊的,整体的,盲目的。他们的乡土认同在减弱,新的身份认同成为理想,他们都想有所突破。大多数人在进城之前的心情是兴奋的,激动的,充满了期待的。第二阶段:(旧)身份觉察。因为新的环境更能
自我评价即将自我作为认识对象进行评价。有关自我评价的最初研究一般认为人类具有普遍地对自己进行积极评价的需要和动机。跨文化研究兴起后,积极自我评价的泛文化性受到质疑,成为广泛争论的焦点。在自我评价这把概念伞下,研究者在大量研究中开发出多个相似却不同的概念,如自尊、自我价值、自我效能感、自我增强、自谦等。本文从这些相关概念的研究入手,对积极自我评价泛文化性的历史发展梳理后,质疑了“积极自我评价是否具有
在对人知觉理论中,刻板印象内容模型是近年来影响较大的一个理论。该模型提出热情和能力是评价认知目标的两个基本维度。这两个维度一般是互相排斥的,即被知觉为高能力的人或群体,通常被知觉为热情度不高;被知觉为高热情的人或群体,通常被知觉为能力不高,双高或双低的情况比较少见。虽然刻板印象内容模型自提出以来得到诸多跨文化样本经验研究的验证,但本文提出以往研究只能说明在非北美样本中确实有可能存在热情与能力两个对
自传记忆是个体对过去亲身经历过的生活事件的回忆,通常伴随着口头语言或书面文字的表述、情绪唤醒以及来自各种感觉通道的心理表象。已有大量研究证明丰富的视觉表象可以提高回忆内容的准确性、生动性以及详细性等,视觉信息的减少则不利于自传记忆的编码和提取,甚至导致情景记忆的缺失。但以往研究几乎都是以感知觉正常的成人为研究对象,忽略了对特殊视觉经验个体自传记忆的研究。盲童由于视觉器官的损伤直接导致了视觉经验的缺
互联网的发展既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也造成了一些负面效应,其中最为大家所关注的就是网络成瘾。本研究以312 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自我隐瞒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及其社交焦虑和孤独感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自我隐瞒、社交焦虑、孤独感和网络成瘾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2)自我隐瞒影响网络成瘾的路径有三条:自我隐瞒可以直接影响网络成瘾;自我隐瞒可以通过社交焦虑和孤独感的多重中介作用影响网络成瘾;自我
目的 儿童的风险决策影响儿童的生活和学习,而目前国内关于儿童风险决策的研究甚少。通过探讨任务框架和自信水平对于不同年级儿童风险决策的影响,以进一步考察儿童风险决策的发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