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本土民间染织资源的再认识与创新设计人才育成

来源 :第五届设计教育高层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ivan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域本土民间染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积淀了本原化的精髓,有着独特的精神实质和信仰特色.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其复兴是具有选择性的.充分尊重本土文化,在当今生活知识背景中认识其资源价值,活用传统工艺,使设计与在地生产生活相结合.在本土民间染织工艺设计再生的研究认识基础上,探索其创新设计人才育成的思路与途径.
其他文献
蓝晒法是一种古典摄影工艺,它伴随着摄影术的发展而被发明.它是光化学研究的成果,发明之初成为摄影师实现图像显影的常用技法.后伴随显影技术及数码技术的发展,在摄影活动中,
会议
歌德的彩色阴影实验在《色彩学》中虽然只占了一小章节,但是却阐释得十分清晰,清楚展示了歌德作为一个自然研究者所持有的独特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无论对当时还是现世的艺
会议
在认识当前错综复杂的建筑现象时,有必要对这些建筑思潮进行回溯,才能真正把握建筑精神生长的内涵.本文以森佩尔的"面饰理论"为核心,以纤薄美感这一建筑审美现象为例作历史回
在高等美术学院的艺术教学课程中,中国传统艺术科目的设置由来已久,这对学生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熏陶,也是教育工作者对古老文明的呵护与传承。中国传统纹样具有悠久的历史
会议
所有设计活动本身都是面向未来的行为,有鉴于设计学至今尚缺乏用于设计预测的涉及未来的专题系统研究,有必要建立"设计未来学"学科,形成系统的理论模型,用以指导设计教育教学
常识,是谓日常知识也,由于种种原因,这类妇孺皆知的常识却可能成为难以辨认的"非常识",特殊时空下人性和体制的交织,往往会扭曲真相.这类情景不仅仅发生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专
本文以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为背景,结合当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发展,探讨未来艺术设计走向"跨界综合"之必然趋势.以此提出高校艺术设计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
《园冶》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思想和"巧因于借,精在体宜"的造园手法影响着东方设计师.书籍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里交叉性较强的学科,一直注重探索与其他造型艺术
会议
本文围绕"包豪斯"与中国的关系展开,初步探讨了"设计殖民"和民族自觉间的深刻关系,并通过介绍中国设计界前辈的相关史实,进一步回答了"包豪斯"流派在新时期我国设计及文化建
本文认为《图形语言分析》课程作为高校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应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根本;本文提出,中国的艺术设计,在融入世界设计文化的同时,还应体现出中国特色,在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