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患者血清、腹水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测定及临床意义

来源 :2005肝脏病防治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rb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其作用的产生是通过与细胞膜表面高亲合性特异性受体结合。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s)包括两种:TNFR-p55和TNFR-p75。每种受体均可以以两种方式存在,即膜受体(mTNFR)和可溶性受体(sTNFR)。研究表明sTNFRs是细胞表面TNFR的膜外段在蛋白酶作用下裂解、脱落形成的。由于sTNFR的增加导致膜上能与TNF结合而产生作用的TNFR减少。从而减弱TNF的一系列生物学活性。本文应用ELISA法检测25例肝癌患者血清、腹水中sTNFR-p55的水平,以探讨sTNFR-p55在肝癌中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wistar→SD大鼠肝移植,是本课题组针对高排斥反应而进行的前期研究。以地塞米松体内处理供体Wistar大鼠,诱导脾细胞凋亡后对受体进行预输注,诱导了正常受体SD大鼠肝移植术后长期存活。但是,临床上需要进行肝脏移植的患者中,肝硬化患者占了很大比例:由于肝硬化往往伴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功能紊乱。正常受体能够诱导长期存活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肝硬化受体。为了更接近临床实践展开进一步探讨。本实验以地塞米松体内
肝脏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和组织结构而具有异常复杂的代谢功能,不但对糖、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激素、维生素和某些无机盐的代谢亦参与一定的作用,还有某些代谢终产物的生成和排泄(胆红素和尿素)亦在肝内进行。肝脏又是体内担负生物转化作用以及合成血浆蛋白、凝血因子的重要器官。肝脏功能的准确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常规的肝功能检测有:酶学检查、蛋白质检查、胆红素测定、脂类测定、糖代谢功能试验
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后的终末期肝病是肝移植的主要适应症。但此类患者面临肝移植术后HBV再感染的风险,致使移植肝存活时间缩短。当患者术前血清中HbsAg阳性,HBV—DNA和/或HBeAg阳性时,如不经任何预防性治疗,几乎80%-100%的患者OLT术后会出现乙肝复发:当HbsAg阳性,HBV-DNA和/或HBeAg阴性时,也有70%~80%的患者OLT术后出现
自20世纪初期射频首次被应用于医学领域以来,就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各个学科显示出了极高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随着射频技术和超声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超声引导下,射频毁损作为局部热疗的方法逐渐成为肝癌的各种介入性综合疗法(包括无水酒精注射、冷冻疗法、微波凝固治疗、激光凝固治疗等)中的一种新型原位灭活治疗方法。本文对应用射频毁损(RFA)治疗肿瘤的历史、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以及优点等进行介绍
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是危害极大的一种感染病,它不仅严重危害大众的身体健康。对患者造成痛苦,也对社会医疗资源造成极大的消耗。干扰素是国际上公认的抗病毒药物,在国外进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我国引进这种药物后,由于适用范围被人为地扩大,造成总体疗效不佳。本文通过分析,指出在现有的医疗技术水平下,对于已感染的慢性乙肝患者,尤其是病毒复制活跃的患者,应在有经验的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积极进行抗病毒
为了减轻或避免肝脏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目前临床上多采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方法。但是,免疫抑制治疗本身带来了众多问题:机会性感染,肿瘤发生,以及昂贵的费用。我们设想,如果将供肝逐渐转变为与受体基因相同或相似的器官,“自体”的肝脏将不会被排斥。目前,干细胞研究进展提示:骨髓干细胞可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包括肝细胞、骨骼肌细胞和神经细胞等。那么,能否利用受体自身的骨髓干细胞,进行供肝受体化,以减轻术后的排斥
目前大多数医家不主张在孕妇中应中贺普丁治疗,均建议其人工流产。但笔者认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服用贺普丁而发现早孕的妇女,继续服用贺普丁,可抑制妊娠过程中病毒的复制,减少胎儿宫内感染及妊娠过程中出现重症肝炎的可能性。通过病例分析,指出妊娠时慢性乙型肝炎不仅常见,而且病情重,有时还因病情重而被迫终止妊娠,并且涉及母婴传播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应用治疗过程中发现早孕,维持抗病毒治疗是一种突破,对阻断乙型肝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9年8月至2003年5月收治的315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其中TACE联合RFA治疗102例,单纯TACE治疗213例,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分析,来探索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的有效的治疗方法,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在肝癌治疗中的价值,以期为肝癌患者提供一种疗效好、创伤小、操作简单的新的治疗方法。
胆管癌既可胆管内扩张,又能向胆管周围组织浸润,且可多中心发生,整个胆道均可累及。该肿瘤生长缓慢,但由于肝外胆道淋巴系统丰富,壁薄,40%-50%的病人能发生早期黏膜下淋巴结及肝动脉干、腹腔干淋巴结转移,所以尽管影像学技术不断完善,但由于该肿瘤的扩散特性,70%~80%的病人发现肿瘤时已不能切除,既使完整切除肿块,切缘也经常发现肿瘤细胞浸润。肿瘤细胞局部生长导致的后果较远处转移更为严重,进行性梗阻伴
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由于免疫力减低,极易并发病原菌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病原菌的感染又可加重肝脏损害,促使肝功能衰竭的发生,增加患者死亡的几率。本文对67例失代偿肝硬化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