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流大学,吸引和留住国际高端人才是关键

来源 :第七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y_18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俞立中校长在第七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上的大会报告录音整理而成.俞校长认为,建设一流大学,关键在于高质量的师资.他介绍了上海纽约大学教师队伍的构成以及教师的遴选、聘任和评价制度,从人力资源、学术氛围、学术资源和上海独有的资源等角度,思考如何吸引并留住优秀的学者,建设一个创新人才的生态系统.
其他文献
在中国教育涉外办学的16种形式中,中外合作办学是唯一以高于部门规章的国务院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范的办学形式.十几年来,《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理事长林金辉在第七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上的主旨报告指出:中外合作办学科学研究必须主动认识和主动适应新时期中
2016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正式印发.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全面指导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纲领性文件.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在这方面的研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林金辉,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主任,厦门大学教学科研一级重要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3月,他创办全国第一家以中
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高等教育实现国际化目标的重要战略,中国护理学教育需要通过现代化合作、国际化交流才能适应和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为更好地推动护理学专业的中外合作,促进国际化护理人才的培养,扬州大学护理学院从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及计划、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及内容、课程评估、实习安排等主要方面,初步构建了护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此模式符合国际化护理人才培养标准,适合中国国情,为促进中国高
人才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中国的对外交流凸显出提高国民和专业人员国际素养的必要性.提升国际素养有各种途径,学校教育是一个重要方面;而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的大学,更是责无旁贷.本文提出了国际品性、国际知识和国际能力几个国际素养的构成要素,简要探讨了提高国际素养的一些途径.
与传统高等教育相比,中外合作办学更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人才特色培养,真正体现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但实践过程中的难点也阻碍了其优势的发挥.本文分析了湖北大学"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际化、复合型、多语性、跨文化人才培养特色,同时也提出了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难点.
以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介绍了国际化电气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对格拉斯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和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有效融合,优化了课程体系结构,建立注重专业理论基础培养、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思维的国际化电气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介绍了该人才培养体系的其他组成部分——多层次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全程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和内外监控教学质量保障
国际化是中外合作大学的内在要求和鲜明属性.本文以温州肯恩大学为案例,阐述了温州肯恩大学及周边社区的国际化现状,并对其社区国际化进行了SWOT分析.在进一步考察温州肯恩大学在推进社区国际化所做的初步实践和未来设想基础上,本文力图就高校如何带动周边社区国际化这一命题,做出一些探究与分析.依托高校带动社区国际化,是大学反哺城市的重要实践。围绕着社区的国际化问题,温州肯恩大学和周边社区达成共识,要以规划建
本科教育是"两个一流"建设的基础,科学规划、系统设计教学内容,构建先进的课程体系,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培养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成为在不同文化包容下能够共处的人才,推进并实现中国高等教育与国外高等教育的实质等效,是高校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作为引进优质教学资源与教学理念的核心环节,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体系建设应从简单引进向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的方向发展.本文以大学中外合作办学
本文以中原工学院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合作项目会计专业为对象,依据中外合作办学相关文件精神和财务部根据《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结合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实际,对现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会计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剖析,并从优化思路、方案优化及保障措施等提出相关的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对一些学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实践参考意义.
学业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传统的学业体系停留在矫正方面,学业辅导工作只是一种消极的应对,而非发展性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而发展性学业辅导体系从人本理念、课程计划、教学方法、管理体制等方面出发,在人本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理念中产生,由学业辅导体系、学业评价体系、学业保障体系、学业规划体系四部分构成.通过对四部分的内涵及特点的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