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慢性肝炎之肝郁脾虚证

来源 :第九次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交流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yincha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慢性肝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病理特征,可归于中医的“胁痛”,“积聚”,“癥瘕”等范畴。慢性肝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肝郁脾虚型为主,湿热型次之,肝肾阴虚型又次之,瘀血阻络型所占比例较肝肾阴虚型小,脾肾阳虚性最为少见。其中,湿热与气阴亏虚为各证型的主要兼夹因素。目前,运用中医对其病机的认识,临床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法,各医家见解各异。本文主要从肝郁脾虚方面论述慢性肝炎的治疗。
其他文献
本文用戴德英主任经验方红藤方,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连服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按病情程度不同,平均总有效率为53.36%,按症状不同,平均总有效率为69.91%。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痛经,呈继发性并进行性加剧,月经异常,不孕和性交疼痛,盆腔包块等。本文介绍了采用中药人工周期月经前、月经期、月经后三阶段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生殖器结核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异烟肼O.3g/日,利福平0.45g/日,吡嗪酰胺1.5g/日,乙胺丁醇10.75g/日,口服内美通,月经第1天开始,每周服2次,每次25mg;同时口服当归12g,赤芍15g,川芎10g,延胡索15g,三棱10g,莪术10g,乳香9g,没药9g,桂枝10g,丹参15g,蒲黄10g,血竭(
本文通过观察大蒜素对体外培养的人上皮性卵巢癌耐顺铂细胞株(SKOV-3/DDP)的超微结构和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探讨大蒜素对体外培养的人上皮性卵巢癌耐顺铂细胞株的作用机制,以期寻找对耐顺铂治疗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有效治疗药物。
2009年3月下旬以来,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蔓延,截止2009年7月24日,全球已有160个国家、约13.5万人感染,并发现5例抗药病例。其中我国内地确诊1852例,其中已治愈1604例。包括港、澳、台在内,全国共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人4267例。世卫组织预料,未来两年全球可能会有20亿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甲型H1N1流感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也给广大医学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如
降脂益肝汤方是导师张赤志教授以清热化湿消瘀立法而组成的方剂,多年临床实践证明其有较好的防治脂肪性肝炎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该方的作用机理,通过建立大鼠NASH动物模型,以东宝肝泰为对照,观察该方预防性给药对NASH大鼠肝脏组织病理、血脂、肝脂及肝功能的影响。本文现将实验研究结果进行汇报。
脾胃湿热证是中医临床常见病证,清代温病学家薛生白的《湿热病篇》为论述湿热证的名著。国外有关脾胃湿热证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见,国内有关本证的临床研究较多。就杨氏,对本证流行病学临床调查而言,脾胃湿热证以慢性胃病、肾病(泌尿)、肝胆疾病多见,对脾胃病实证中湿热证的临床研究显示,慢性胃炎中脾胃湿热证占首位[3],但各地区有差异。胡光宏[4]的临床研究亦得出同样结论。目前临床所采用的湿热证诊断标准比较混乱,
甘草的化学组成极为复杂,目前为止从甘草中分离出的化合物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苷,等数十种化合物,甘草甜素(GL)和黄酮类物质是甘草中最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甘草根表皮以内的部分,甘草甜素是一种五环三萜皂苷,其中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是甘草甜素的皂苷配基,也是甘草甜素的有效活性成分之一。甘草甜素具有抗炎、抗纤维化、降酶、退黄、抗病毒及免疫调节等作用,临床上被广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已成为最主要的侵犯儿童和少年神经系统并带来严重危害的传染病,据近2年来报道的乙脑病例每年达1万例左右。其临床过程凶险,缺乏特效治疗方法,存活者中25%~75%的病人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表现神经症状、精神症状和植物神经系统症状等。乙脑所致的肢体运动障碍的康复给社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成为乙脑治疗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将具有操作简便、疼痛程度轻、留针时
肺部感染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自2006年08月-2008年12月,笔者运用清气化痰汤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并发肺部感染,取得较好疗效,现做一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