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黄连霉液纱条在痔术后创面换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五届理事会换届会议暨全国肛肠学术交流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jie88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观察复方黄连霉液纱条在痔术后创面换药中的治疗效果,将84例痔手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复方黄连霉液纱条换药,对照组采用20%高渗盐水纱条换药.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创面水肿、结扎线脱落时间、创口愈合时间、皮肤刺激程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果表明:复方黄连霉液纱条具有明显的消除水肿、抗炎、止痛、止痒作用,且起效快,无不适感,对人体未发现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换药方法.
其他文献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颈椎增生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综合性症候群.中老年人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机制稳定性下降,使关节囊松弛,关节面易发生磨损而产生骨质增生,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各增生部位压迫神经、血管即产生各种症状.临床上由于增生部位的不同,可发生各种不同类型的症状:椎体前缘增生,一般无特殊症状.中医将颈椎病归于痹症范畴。认为其发病多由劳损、感受寒湿邪、经
目的:比较以宗四维牵引调曲法加中医微创治疗与单纯中医微创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以宗四维牵引调曲法加中医微创治疗组40例与单纯中医微创治疗组30例.以宗四维牵引调曲加中医微创组采用以宗四维牵引法调曲法、整脊骨法、练功法等整脊综合疗法使骨正,中医微创椎间孔外口软组织使筋柔;中医微创组松解椎周软组织和椎间孔外口,1周1次,8次一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庆意义.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428例,男227例,女,201例,年龄21-65岁,平均47.5岁.针刀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1-2年内随访.
目的:探讨针刀微创为主的四联疗法对颈椎不稳定性的治疗与保守的药物牵引按摩治疗的差异性.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120例病人随机分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刀微创的四联疗法,对照组采用保守疗法.结果:两组3-6个月随访的有效率分别是:治疗组83%,对照组32%.结论:针刀微创的四联疗法对恢复颈椎的稳定性,调节颈椎的生物力学平衡及动态平衡具有积极的意义.
急性腰肌筋膜损伤是常见的腰部外伤,属祖国医学闪腰、岔气范畴.多由于弯腰提取重物用力过猛、或弯腰转身突然闪扭,致使腰部肌肉强烈的收缩,而引起腰部肌肉和筋膜受到过度牵拉、扭捩、甚至撕裂.腰部肌肉筋膜的损伤和腰部韧带的损伤相互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如韧带(主要是棘上、棘间韧带)损伤后,在屈腰过程中的支持力量势必减弱,需要由肌肉筋膜来代偿,此时肌肉筋膜亦易受到损伤;反之,肌肉筋膜损伤后,韧带有时也随之受伤.对
目的:探讨中医微创,中药民间草药内服,配合四维牵引整脊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8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骨空针、针刀、巨钩针、松筋针等针具行膝关节周围和上下联络结合部软组织达到柔筋,四维牵引法的二维改良和整脊骨法等综合疗法使骨正而锁结自解,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中医微创松解术配合四维牵引整脊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总有效率:96.07%.结论:中医微创术,中药民间草药内服,配合以宗四维牵
目的:探讨针刀松解对膝骨性关节炎足部生物力学及X线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7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5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刀治疗组和电针对照组各29例,比较两组JOA评分、足部生物力学及X线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后以及随访时的JOA评分、足底压力分值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间得分差值比较,差异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关节间
目的:观察刃针微创术为主三联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刃针微创术为主三联治疗.结果:临床控制85例,显效33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结论:笔者运用刃针微创术结合田氏手法及骨科腾药三联治疗膝骨性关节炎126例,疗效显著。
周围性面瘫的致病原因,祖国医学认为多由络脉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以致气血阻滞,筋肉纵缓不收而成。现代医学认为多数是由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经急性病毒感染和水肿致神经受压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轴突髓鞘变性所致。翳风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穴,位于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后下缘凹陷中,其解剖深层为面神经干从乳突穿出处。可见感受风寒致翳风穴处的组织水肿和压迫是导致周围性面瘫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消除聆风穴处
混合痔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内痔Ⅲ,Ⅳ期原则上采用手术疗法,其中以1937年Milligan和Morgan创立的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术最为经典,经过不断改良,至今仍是临床上首选的术式之一.然而我们发现术后疼痛一直困扰着广大患者,给其身心带来较大的伤害,且很大程度导致不少患者惧怕手术,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穴位埋线疗法综合了针灸、留针、穴位注射、刺络放血等多种治疗方法.据文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