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CO2无水染色模块化装备平台研究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临界CO2无水染色技术克服了水介质染色技术的主要缺点,染色过程中不需要水即可完成纤维织物的上染,充分体现了清洁化、绿色化、环保化的现代加工理念。针对现有超临界CO2无水工程化染色装备功能单一和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超临界CO2无水染色模块化装备平台。通过染色装备系统模块化划分、设计、组装,实现整套超临界CO2无水染色装备平台的多功能、规模化应用,具有占地面积小、设备利用率高和成本低的优势。同时,对超临界CO2无水染色模块化装备平台的独特工艺和多元染色釜进行了详细介绍。
其他文献
本研究於超臨界二氧化碳下合成二氧化錫/石墨烯複合材料,藉由超臨界二氧化碳之高擴散性、低表面張力等特性,使二氧化錫均匀地沉積在石墨烯表面,結果指出於超臨界二氧化碳下製備之二氧化錫颗粒尺寸約2~3 nm.之後,對不同工作壓力(115 bar、300 bar)、負壓预處理(10~50 cmHg)、葡萄糖液添加(15~50%)等進行實驗探討,並觀察二氧化錫/石墨烯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之電化學特性.由實驗
气凝胶具有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低密度、低热导率等独特性能,在化工工业、航天、节能建筑、催化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超临界CO2干燥技术是利用超临界CO2流体的特殊性质开发的一种干燥技术,将其用于气凝胶材料的干燥具有更多的优势,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采用超临界CO2干燥技术制备出了导热系数低的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简单介绍了气凝胶材料的干燥方法、超临界CO2干燥技术及其在气
以三醋酸纤维素(TAC)为原料,通过热致凝胶工艺形成TAC湿凝胶,制备密度低于2 mg/cm3,厚度不超过50 μm的TAC薄膜.由于TAC气凝胶薄层材料厚度小、密度低,其密度等参数无法直接测试,因此,在制备TAC气凝胶薄层材料的同时,采用相同溶液、相同工艺条件,制备了圆柱形TAC气凝胶作为对比样进行密度等参数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工艺,经溶解-凝胶-超临界干燥过程,并通过模
Pre-combustion CO2 capture from high pressure syngas is a key technology to reduce the greenhouse gas.Absorption process using organic solvents capable of capturing CO2 from the syngas has shown many
多级孔材料可以被广泛应用作催化剂、吸附剂、催化活性位点或药物载体和传感器等.相关的各种合成方法的研究也被大量报道.本工作提出采用二氧化碳膨胀溶胶凝胶体系的方法,在含有CTAB作为模板剂的条件下,制备了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高孔容的双级孔二氧化硅.通过对CTAB加入量,二氧化碳压力,搅拌时间和老化方法的考察来对制备条件进行优化.最终以凝胶老化过程中部分去除乙醇的方法得到比表面积和孔容高达1238 m2/g
二氧化硅消光剂是大众广泛接受的一款产品。其中二氧化硅的孔容、比表面积、粒径分布及表面处理是影响消光剂质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加压二氧化碳碳化反应工艺,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凝胶产品,然后采用超临界干燥得到不同的二氧化硅消光剂产品,将其用于水性木器漆中,并与市场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产品的性能指标优异。
整體而言,SCCO2渦輸發電系統(Brayton cycle)動力熱效率最高可達50%以上,較傅統蒸氣郎肯循環(Rankine cycle)要高出15%以上.且由於超高密度渦輸發電系統,體積僅為傅統發電系統的1/30,故於精簡設置空間、投資與維護成本等產業實用之考量上將有大幅助益,並可於150~1000℃温度域彈性客製應用,更可擴大應用產業範疇,已是未來新熱能發電系統的趨势本研究先開發1 Kw小型
针对现有的超临界流体制备超微粉体用喷嘴的可调性以及精度差的现状,分析了本课题组发明的多种超临界流体制备纳微米材料用可调环隙组合喷嘴的环隙基本构成以及调节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本课题组提出的多种可调环隙组合喷嘴均能满足工艺要求且能根据纳微米材料产量和制备工艺的要求灵活调整喷嘴环隙。作者还对该可调环隙组合喷嘴系列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提出了展望意见。
介绍了PVC发泡制品行业的发展状况,综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对PVC发泡制品的发泡机理以及发泡方法,比较了作为一种新型材料的发泡PVC的不易燃、质轻、热导率低、隔音效果好、缓冲性能和比强度高等特性。介绍了PVC发泡材料主要产品在室内外的应用,并对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介绍了迷宫密封结构在连续超临界流体染色技术中的重要性,建立了迷宫密封内部流场流体的数值模型,研究了迷宫密封结构中能量的转换,分析了密封齿形状对迷宫密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迷宫密封的泄漏量与节流间隙尺寸呈线性关系;梯形节流齿和平行四边形节流齿的性能优于矩形节流齿;齿顶圆角越小,密封性能越好。该模拟结果可以为新型超临界流体喷染设备密封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