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间骨折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

来源 :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创伤骨科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tago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项目的旨在探索定种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新型手术复位、固定方法.方法:我们在复习肘关节相关文献、结合以往临床经验基础上,采用经鹰嘴截骨入路克氏针钢丝双张力带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13例,并随访、总结分析.结果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法比较符合生物力学及手术学要求,按Cassebaum标准,优7例,良3例.结论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法具有适应范围广,操作简便、灵活,允许术后早期功能活动等优点,固定效果与钢板螺钉等同.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治疗髋臼后壁陈旧骨折缺损的髂骨移植重建疗法,临床应用表明该疗法虽不能完全恢复髋臼后方关节面的解剖形态,但术后髋臼壁修复完整、关节稳定,有效地阻止了股骨头再脱位.
尺神经麻痹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后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的一种并发症.本文对尺神经麻痹产生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做了探讨.
目的:动力髁钢板;简称DCS,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股骨踝部骨折.我组26例病例应用成功,固定效果满意,取得一定的经验.并将治疗结果进行评估.方法:以股前外侧为手术入路,术后3天功能锻炼,1周可扶拐不负重行走,8周后逐渐负重行走(具体根据X光骨折生长情况而定).结果:随诊时间6~14月26例中,14例优、9例良、3例可.优良率88.5﹪.结论,DCS较易完成复杂股骨踝部骨折的内固定,骨折复位良好,关节面
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对桡骨远端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41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超声治疗组和对照组,超声组在骨折复位后以短臂石膏固定,每日以低强度脉冲超声治疗15分钟,对照组仅作复位和短臂石膏固定.记录两组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和X光片上骨折线处灰度值的变化.结果 用低强度脉冲超声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32.04t±58dvs40.75±5.12d,P<0.01=,超
胫骨多段开放性骨折是一种极不稳定、治疗较困难、后遗问题多的骨折.本文介绍了牵引疗法、内固定术、外固术治疗胫骨多段性骨折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中老年挠骨远端骨折的病理特点及中医传统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收集于1990年9月~2002年2月采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346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损伤的病理基础,手法整复、固定方法,运用补肾中药及疗效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346例患者随访6~24个月,按综合评定,优206例,良120例,可16例,差4例,优良率94.2﹪.结论:以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配合内服补肾
目的:寻求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以及确定具体方法的依据.方法对4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稳定型全采用牵引疗法治疗;不稳定型有的采用牵引疗法治疗;有的采用内固定术治疗.结果牵引疗法治疗稳定型骨折效果良好但卧床时间长;治疗不稳定型骨折效果可,卧床时间过长,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骨折效果尤为良好,卧床时间明显缩短,但风险较大.结论稳定型骨折采用牵引疗法,不稳定型采用内固定
目的:探讨踝部骨折用骨片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踝骨骨折的病人,采用骨片钉治疗.结果:经过3个月至1年随访复查,患肢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骨折愈合好,尚未发现因骨片钉内固定所致的并发症.结论:踝部骨折用骨片钉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手术简单,创伤小.
目的 探讨儿童陈旧性骨盆分离型损伤合并阴茎陷落脱位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0年8、9月间收治的1例陈旧性骨盆分离型损伤合并阴茎陷落脱位患儿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分析其病情特征、影像诊断及治疗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推测远期疗效.结果 患儿为陈旧性开书样骨盆部分旋转不稳定型损伤(Torode-ZiegIVb、Tile B1或Young-Burgess APCⅡ型).经X线测量证实,其
目的:提高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unstablePelvicfracture,UPF)的救治水平.方法总结1998年8月——2002年8月收治的45例UP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Tile的分型方法,本组骨盆旋转不稳定型损伤29例,旋转及垂直均不稳定型损伤16例.后环损伤表现为:髂骨翼骨折8例,骶髂关节脱位/骨折脱位15例,骶骨骨折22例.其中多发伤患者29例(64.4﹪),合并坐骨神经损伤者12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