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设计的价值与魅力--论中国家用纺织品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来源 :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国际理论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mas1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想精髓为主题,论述并论证了家用纺织品设计中应用"和而不同"理念、方法的价值与魅力.笔者认为"和而不同"的思想精髓,不仅可以用来解决人类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发展等诸问题,而且也是解决现代科学的设计思维方式、设计方法、设计美学等诸方面的本质原理,同时,更是解决中国家用纺织品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从设计方法论而言,“和而不同”的思想精髓,就是在“贵和”的基础上,达到“求和”、“创和”,最终达到创新性的“不同”中“和”。这种“重和去同”的方法论,其“和”,既可以理解为创造性地“和谐”,理解为创建性的“和合”(即融合),还可以理解为创新性的“综合”。“和”的方法,可以是内容与形式的,并以此创造性地实现其设计共性。“不同”的方法,也可以是内容与形式的,同样以此来创造性地实现其设计个性。前者的“和”,在现代家用纺织品设计中,就是通过不同文化元素、不同形式元素、不同风格元素的和合与统一,创造出不同于原来的但又与原来有联系的新的设计产品。这就是中国家纺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后者的“不同”要求产品设计、产品创意不要形成“一窝蜂”的状态:即同一种语言,同一种思路,同一种风格,同一种产品,同一种定位。设计中的这种“趋同”、“雷同”既是缺乏创造能力的表现,更是缺乏战略性眼光、战术性方法的表现,造成了不花力气地、不愿冒险地、肤浅浮躁地在多样性中求得“辩证统一”,这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家用纺织品设计层面水准低下的普遍思想与拙劣方法。笔者认为,“和而不同”的设计方法,只有以传承传统之精髓、以融合时尚之审美、以引领市场之潮流创造不同,才是中国家用纺织品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其他文献
我国城市建设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建设开发的过程中老城区的景观面貌难免遭到破坏,如何恢复和重建具有视觉形态、历史人文、自然生态三重效益的城市景观,在更新城市景观的同时使景观再生是目前我国城市景观设计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是基于吴良镛先生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为指导,从城市景观更新的角度,探求城市景观有机更新的概念和思维方法,并以广东顺德伦教滨水景观改造为例,提出具体的城市景观有机更新设计策略,
文章对全国范围内150个不同级别的政府行政中心(行政办公楼)案例进行调查,从城市区位、场地规划、建筑设计及建筑细节四个层次归纳、总结出模式语言,即当代地方行政空间规划设计规则.继而文章溯源到规则产生的过程,从参与规划设计的投资方、设计方入手,在与其访谈中,探寻两个群体对行政空间规划设计理解的模式语言,并将其与规划设计规则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两个群体在规则形成过程中各自负责的工作内容、发挥的作用。表面
电影与建筑在空间创作的形式和构成上存在着内在的关联,两者间的转译始终围绕"情节"的塑造展开,这为建筑实践提供了可借鉴的楔入点.本文以夏桥煤炭主题公园建筑群改造为例,对基于电影语言的建筑创作方法进行分析,探求使建筑空间能够编排成为有内在逻辑秩序的可能途径. 美国著名剧作家悉德·菲尔德将剧本创作归纳为五点要素,即主题、道具、场景、情节设定、细节。通过上述案例的创作和分析发现在建筑创作时可将设计视为一部
当前国内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各地兴起了建设中央商务区(CBD)的热潮.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国内对CBD的规划设计疏于回顾与反思,一些城市CBD的规划设计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与问题.通过对CBD平面形态的简化和构成要素的梳理与整合,可以总结出国内CBD规划设计的几种主要布局模式,包括“轴-面”模式、“路-面”模式、“水-面”模式等,分析CBD整体布局、建筑与建筑群规划设计、绿化系统规划设计以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集装箱运输与大型机械化日益盛行而取代了货物管理和仓库,曾经作为港口设施关键部分的15库及其所在的大连港区原有的仓储用地衰退进而沦为弃置地.作为大连港的标志性建筑15库及其所在的大连港区见证了大连港80年的发展历史,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文化遗产.文章通过技术、生态和艺术化的手段,再现衰退、弃置的工业地的场所精神,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并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及社会效益,实现地区的可持
泵站排涝流量计算模块是滨江城市圩区排涝计算的终端,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排涝模数是排涝流量的主要决定变量,计算排涝模数的关键在于寻找合适的计算方法.现有的简化计算方法在处理排涝模数计算公式中的非线性关系时,依赖入流过程线,计算精度较差.使用表解法处理上述非线性关系,并将新旧两种方法运用在扬中市排涝实例中,通过计算结果的对比得到来表解法与现有方法(图解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图解法与表解法计算结果一致
本文从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过程中各参与方的心理特征及行为,并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了不同行为下水电项目法人、地方政府、移民方各自的利益所得,挖掘了其内在的博弈关系,找出影响移民管理合理化的变化因素,提出建立合理的移民管理制度,建立移民资金监督管理办法,政府应做好移民沟通、交流,做好移民法制教育,让移民及时、全面地了解、掌握各种政策,增强移民维权意识。构建有效的心理保障体系
本文以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工程实例为依托,通过对植被混凝土主要肥力指标测定和试验,采用标准综合级别法对植被混凝土主要肥力进行评价,探讨了植被混凝土的肥力时变性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植被混凝土肥力具有较好的持久性,能够长期稳定地为植被生长提供好的营养环境.通过对不同年限植被混凝土肥力因子实验数据分析,对其变化特征以及综合肥力的时变性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助于对植被混凝土配方的优化调整,试验结果为植被混凝土实
本文叙述了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边坡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及对其进行生态修复的必要性.通过研究比对提出了适合混凝土边坡生态修复工程的措施,详尽介绍了各种技术及其施工工艺等,使绿化与硬化完美地结合起来,达到与大自然和谐的美观效果,对现在的水利水电工程的混凝土边坡建设中的生态修复措施、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植生带绿化技术、液压喷播植生技术、植被混凝土护坡技术、人工植生盆
纱是家纺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软材料,传统的纱以平面应用为主,大小灵活多变,可塑性强,色彩炫丽、梦幻般的薄材质为人们带来视觉零负担的体验,犹如画龙点睛的软雕塑,集功能性与装饰性于一体,让家居增色不少。纱,作为纺织服装的一种传统材料,随着时代发展和审美观念改变,如何开发创新,将现代构成理念、肌理再造工艺和艺术表现风格,融于纱艺设计中,使纱艺又重新绽放出绚丽的花朵,为家纺和服装设计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论文是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