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管理在急诊科护士排班中的应用

来源 :2017年广西护理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echao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应用到急诊科排班中的效果和方法.方法:选择本院急诊科的全体护理人员作为观察对象,按层级岗位管理将护士分组上班,班次为白班和夜班(简称DN班),按季度进行护理工作的调查和分析.结果:通过层级管理,改变排班模式,按层级分组上班,急诊抢救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提高,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也提高,增强护士的团队意识.结论:通过将层级管理应用到急诊排班中,提升了护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加强团队精神,达到了医、护、患三者都满意的效果.
其他文献
会议
呼吸肌麻痹是银环蛇咬伤中毒后常见的,但合并格林巴利是特殊、罕见的,目前没有报道.如何脱离危险期,恢复促进呼吸肌有效的呼吸及咳痰,并防止进一步感染及瘫痪是护理的重点.收治一例银环蛇咬伤伴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患者,入院后经过正确的伤口护理,抗银环蛇蛇毒血清的应用,及时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有效的抗感染、血浆置换,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护理和治疗,早期功能锻炼,病情显著好转,顺利拔除气管导管改为鼻导管吸氧,已
目的:介绍移动ICU的创建,探讨移动ICU在急诊院际转运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57例急诊危重患者院际转运的临床资料和应用移动ICU的转诊流程.结果:院际转运患者657例次,均安全到达本院ICU及相关科室,转运途中未发生管道移位脱落和意外情况死亡等.结论:移动ICU的应用提高了急诊危重患者院际间转运的安全性,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目的:探讨安全转运临床护理路径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6月936例患者为对照组,7-12月972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进行转运,实验组按照安全转运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转运,比较两组患者的接收科室和辅助科室的满意度调查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接收科室和辅助科室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安全转运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及健康指导方式.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月本院治疗的70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一般护理与心电监测、抗休克护理、疼痛护理、吸氧、溶栓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以及开展饮食指导、建立规律作息制度、保持大便通畅、康复训练指导、普及疾病相关知识等健康指导,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70例患者中好转54例,治愈16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
目的:探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对急腹症患者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急诊科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的急性腹痛患者40例作为试验组,选择采用肌肉注射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的急性腹痛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在急诊急性腹痛患者中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的止痛效果优于肌肉注射(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盐酸消
中国专科护士培养发展迅速,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国内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一般分理论培训及临床培训两部分,通过分析文献提出目前中国专科护士培训的临床培训现状,包括培训基地、临床培训师资、临床教学方法、临床培训内容、临床考核标准,综述目前国内急诊专科护士临床培训之不足,并提出对策,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急诊急救专科护士临床培训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改良吸痰方法在建立人工气道病人吸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带有人工气道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吸痰方法,.比较两组吸痰前后指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幅度、气道峰压下降幅度、痰鸣音改善情况及吸痰后指脉氧饱和度恢复到基线水平所需时间,并观察两组刺激性呛咳、呼吸窘迫、心率增快、气道黏膜损伤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吸痰后的指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幅度、
目的:观察与探究心理护理在急诊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7月~2017年04月期间于本院急诊科就诊及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加,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之后的不良心理例数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严重烧伤会导致机体的休克,未能稳定度过休克期是严重烧伤患者出现全身感染,甚至发展成MODS的基本原因之一.通过补充液体,可增加机体血容量,维持血压稳定,纠正休克,使烧伤患者发生并发症甚至死亡的概率得以降低.近年来,随着烧伤补液方式、补液成分的发展,个体化补液的目标正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