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意思维三元论看中美商业类型电影的叙事惯例--以2012年前后的中美电影为例

来源 :第17届中国电影学博士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03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类型电影来说,"技术"、"叙事"、"肖像"和"明星"是辨识和认识类型的四个基本要素,但相比可视、直观的技术、肖像和明星,叙事是更为内隐地作用于受众内心的类型载体,是最强大的负载特定类型需求、代码和惯例的标识.对电影叙事来说,"创意"虽并非叙事的核心要素,但确为影片艺术生命力之基础,它甚至决定着主题、话语、内容、对象、时空及表达方式选择等诸多叙事动能.电影叙事尤其是类型电影的叙事首先就需发现和领会其故事创意的智力维度,以便在立意基础上发现不同类型电影间的差异和区别,从而对类型电影的叙事及其类型性建构产生理论意义。从创意思维角度看,2012年前后好莱坞电影的类型叙事在“心理维”、“经验维”、“情境维”三元智力维度上都有鲜明体现和经典案例。但是从创意思维的角度来看,国产电影更多集中在智力维的第二个维度——经验关联型智力维度上。在中国电影的类型创作中,无论是历史题材还是现实题材,不管是动作片或爱情片,都深刻地与中国人的生存经验密切相关,这造成了国产电影在“经验关联型智力”维度的叙事达到了近乎膨胀的地步,在电影创意思维立场上,“智力三元论”无所谓“霸权”与否,它只是体现着特定的民族文化基因而已。“因噎废食”不是中国类型电影的未来,只有打破单向性思维才有可能打破好莱坞将世界电影市场变成个人秀场的神话,也才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走向国际”的跟进前提。
其他文献
20世纪60年代是中苏关系在充满争执和分歧的道路上渐行渐远的一个时期.双方之间的矛盾从最初的试图掩饰逐步发展为公开的论战,并由理论上的口诛笔伐演变为在各个层次上发生的
类型电影是以获取最大商业价值为目标而出现的电影形态.类型角色的设置要求规范典型.在产业化高度发达的欧美电影市场,类型电影中的本色表演是对主流商业电影的表演定位.对演
《一九四二》与《大河奔流》拥有着相似的叙事模式和表达主题,前者讲述天灾和人祸共同导致的历史悲剧,而后者则通过人祸重新树立了人的价值和社会主义中国的权威.两部影片皆
Customer:A hot dog,please.Waiter:With pleasure.Customer:No,with mustard(芥末). Customer: A hot dog, please.Waiter: With pleasure. Customer: No, with mustard (m
本文将从国外受众对中国电影的需求与期待方面、具体案例分析等方面,从实证研究方面,探讨中国电影传播最大效果化的途径。提出了建议政府部门进行顶层设计,学会国际化的表达方式
所谓娱乐片,自然是以能给观众愉悦为目标,让观众自觉花钱走进电影院值得,自己掏钱买票不冤枉。文章以《泰囧》《愤怒的小孩儿》等国产娱乐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国产娱乐片的发展现
"国体"曾作为日本近代天皇制统治依据、战时的思想统制武器、日本固有的"无构造的思想传统",对日本近代的发展历程产生过深刻影响.为深入考察、批判、反思"国体"问题,日本学
作为全球电影市场的标高,文章以北美市场为例,从内容、产业等维度来剖析近年来华语类型电影海外传播的现状与困境,并借鉴印度等亚洲国家的经验,提出遵循国际化的类型电影制作理念
导演大卫·林奇(David Lynch)是美国新好莱坞时期一个特别的天才,是当今世界电影史上一位无法绕过、又无法被简单定义的重量级导演.其独特强烈的带有鲜明实验先锋气质的叙事
本文选取新世纪以来较具影响力的“疯狂”和“固途”系列喜剧电影进行个案研究,梳理低成本喜剧电影的叙事伦理走向,分析“疯狂”系列不具有可持续性的原因,以及“固途”系列所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