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良性病变乳头溢液经外科治疗后的复发及美容情况。方法:对2002年3月至2008年3月该院收治的的200例良性病变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这200例患者均采用选择性乳管造影定位、乳腺区段切除加乳头及腺体成形外科治疗,通过门诊复查、电话等方法进行随访。结果:200例良性病变乳头溢液患者经选择性乳管造影定位、乳腺区段切除加乳头及腺体成形治疗后无复发,且外形美观。结论:1.造影有明
【机 构】
:
吉林大学普通外科诊疗中心 满归林业局职工医院
【出 处】
:
吉林省医学会第十二次普外科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良性病变乳头溢液经外科治疗后的复发及美容情况。方法:对2002年3月至2008年3月该院收治的的200例良性病变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这200例患者均采用选择性乳管造影定位、乳腺区段切除加乳头及腺体成形外科治疗,通过门诊复查、电话等方法进行随访。结果:200例良性病变乳头溢液患者经选择性乳管造影定位、乳腺区段切除加乳头及腺体成形治疗后无复发,且外形美观。结论:1.造影有明显乳管扩张、乳管充盈缺损或乳管中断征象的乳头溢液是外科手术治疗的指征之一。2.乳头血性溢液以乳管内乳头状瘤及乳管内乳头状瘤病为多见;浆液性溢液在乳管内乳头状瘤及乳管内乳头状瘤病中也较为多见。3.良性病变乳头溢液多不合并肿块。4.对良性病变乳头溢液采取选择性乳管造影、定位加乳腺区段切除是切实有效的,术后均无复发。5.与其他术式相比,本组术式避免了病变的遗漏。6.本组术式增加了乳头成形及腺体成形,术后乳房外型美观,无乳头内陷、位置偏移、乳房局部凹陷等影响乳房外型美容的情况。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我国某西部农村地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与正常足月儿的喂养情况以及看护人的相关知识。方法:利用对522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559名正常足月几的问卷调查资料,获得其人口学特征、围产期信息、儿童喂养的知识和行为。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和t检验比较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与正常足月儿的喂养情况。结果:看护人的儿童喂养知识水平不高。6个月以内婴儿单纯母乳喂养的比例,早产/低出生体重组低于正常足月儿组(25
目的:开展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健康教育研究,探讨适合托幼机构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武汉市2所幼儿园的181余名幼儿及家长、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对学龄前儿童、家长及教师进行预防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知识、态度、行为状况基线调查,并分别对儿童、家长及教师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干预后再次调查。结果:家长及教师在合理饮食观念、儿童服用滋补保养品等方面知识的
目的: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降低本市神经管缺陷的发生率。方法:农村育龄妇女、外来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免费发放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结果:1、通过项目实施提高了准备怀孕育龄妇女增补叶酸保健意识。2、提高了准备怀孕育龄妇女预防神经管缺陷的知识知晓率。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预防神经管缺陷的健康教育力度。4、项目实施得到街镇计生支持组织的大力支持。结论:1、增补叶酸预防神
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作为“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试点示范工程”试点单位,用信息化手段促进自身业务发展。结合天津市的实际情况,本文从工作基础、基本原则、设计理念和实施效果等方面介绍本市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化建设,并做出未来发展的规划框架。及时总结了建设经验,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基本构想。
云南省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健康事业,妇幼保健工作有着良好的基础,并根据国家妇幼中心试点项目的要求制定了《云南省基于居民健康档案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试点方案》。通过对方案的目标、原则、建设思路以及建设内容和建设步骤等方面以及试点工作主要进展和主要问题的介绍,为在云南省继续推进系统应用和实现区域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奠定了基础。
本文主要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妇幼卫生云数据平台,探索高效及时的数据共享与协作机制的建设模式,以保障各地在推进妇幼保健业务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高效支撑大数据量下高并发访问和跨区域信息共享.在本实验环境中,云数据平台架构在大数据量及高并发访问量下,在反应时间等性能指标上均表现良好。妇幼卫生云数据平台能成为业务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模式之一。
本文分析、归纳和总结了长宁区域闭环式联动管理的妇幼信息平台建设的经验,以居民健康档案与区域卫生协同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基础,实现区域内跨机构、跨条线的妇幼保健信息联动管理,提高区域妇幼卫生服务质量。
目的:探讨局麻下使用善愈双层补片腹膜前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和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北京天助畅运公司生产的善愈补片,经腹股沟切口腹膜前置入治疗106例单侧腹股沟疝。结果:本组术中麻醉效果良好,病人无明显疼痛。手术时间平均32min。患者术后即可下床活动,5~7d出院,切口疼痛较重需使用止痛剂2例,无术后神经瘤。并发阴囊积液2例,本组病人无围手术期死亡,未出现缺血性睾丸炎,尿潴留、切口感染、等术
背景:急性缺血性肠疾病(AMI)是肠道急性血流灌注不良所致的肠道缺血性疾病,因发病率低,临床症状和体征不相符合,缺乏特异性而难以做出及时正确的诊断。该病误诊率60%~90%,病情进展迅速,极易发展为肠坏死,死亡率可高达60%-70%。早期诊断和及时的手术干预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而手术时机的选择是外科医生经常面临的难题。目的:探讨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对AMI诊断的价值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胃小弯闭合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胃小弯黏膜下止血,浆肌层端端缝合法。结果:本组共60例,其中男49例,女11例,最小16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47岁4个月,其中胃溃疡29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9例,胃窦癌12例,除1例胃癌患者因术中取胰腺病理,术后发生胰瘘而死亡之外,其余术后均临床痊愈出院。结论:胃小弯黏膜下止血,浆肌层端端缝合法是胃大部切除术,闭合胃小弯确切有效的一种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