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基质明胶颗粒/骨水泥复合材料固定人工关节假体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unmin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骨基质明胶颗粒(BMG)复合骨水泥(PMMA)用于人工关节假体固定的可行性。方法 制备成年新西兰白兔股骨中上段15mm骨缺损,于髓腔内置入直径3mm的钛棒并以骨水泥或BMG/PMMA复合材料固定,模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之动物模型,分别进行术后步态、X线检查、生物力学、组织学检查观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实施专科划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手术室护士划分为4个专科小组,分别为创伤组、儿骨组、腔镜组、手外显微组,每个专科小组设立组长1名,实行护士长-专科组长双级管理模式,成员根据每组手术量决定组员人数,由各专科小组配合专科手术。
目的:脱位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最常见并发症,而THA术后脱位的高危因素有:髋部存在既往手术史、高龄(≥75岁)、肥胖(BMI=31kg/m2)及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本文主要通过对THA术后存在脱位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高危人群脱位的预防方法和护理干预疗效,降低THA术后脱位的发生率,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
目的:回顾性分析该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结核感染患者病例,总结其诊断过程及治疗方案,为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提供诊疗思路。方法:患者男性,57岁,"右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2年余,加重半年余"入院,2年前因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既往高血压、膝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查体:右下肢无短缩,腹股沟韧带中点压痛,"4"字试验阳性,活动度:屈曲70°、后伸5°、外展20°、内收5°、内外旋0°,肌力正常,Har
目的:探讨固定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ETRx systemassisted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ETRx system-assisted MI-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中期疗效。
会议
目的 观察采用经椎弓根行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我科从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脊柱胸腰椎骨折病例200余例,经单纯后路手术病例近160例,单节段骨折病例105例,均为新鲜单节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无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或部位骨折,男59例,女46例;年龄20~58岁,平均44.2岁,骨折节段:T11:12例,T12:37例,L1:35例,L2:21例.
目的:假体的无菌性松动是造成关节置换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为提高假体性能、延长假体寿命,我们应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对钛合金股骨头假体进行表面镀膜。本研究目的即是评估镀碳基纳米多层膜股骨头假体的性能,并与传统的钴铬合金假体进行比较分析,探究新型髋关节假体的应用前景。
目的 总结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下胸椎或腰骶椎微创或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的安全性及准确性。方法:本组189例,均为我院骨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由同一手术组医生收治,需下胸椎或腰骶椎(T11-S1)椎弓根螺钉固定,排除脊柱畸形且术后获得CT随访者,分为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A组)及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B组)。
目的:临床上尚无专门的固定器械重建上颈椎肿瘤等病变行腹侧病灶切除后的脊柱稳定性,而多采用自行修剪的异形钛网进行固定,存在固定不牢靠且导致钛网移位压迫脊髓的风险。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斜坡钢板内固定系统,重建上颈椎腹侧病灶切除后的稳定性,在新鲜人体标本上评价其重建的脊柱稳定性并与异形钛网固定比较。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e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discherniation,LDH)的近期临床疗效。
目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VCF)可导致脊柱后凸畸形,引起疼痛,目前发病率高,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近几年新开展的一种微创技术。本文就术后功能锻炼时是否需要配戴支具进行了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