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学术论辩的考察

来源 :中国民族学学会汉民族学会年会暨荆楚文化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c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费孝通的多元一体论是构建中国民族理论话语体系的典范。但是,20多年来却一直处于共识与分歧的态势。本文围绕多元一体论而进行学术论辩的焦点问题作了系统梳理,论述这些论辩的意义和影响。 经过论辩,国内外学者中有较多人开始运用这一理论指导自己的研究实践,一批具有相当学术水平的研究成果先后问世。如由张磊、孔庆榕主编的《中华民族凝聚力学》、卢勋、杨保隆主编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等,两书均运用了的“多元一体”理论,并对中华民族由多元到一体的过程及其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许宪隆等人提出了构建新型民族关系的“共生互补”实践理念,即认识和处理当前中国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应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倡导各民族“共生互补”,才能实现各民族和谐共处、共同进步、共同繁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是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目标和结果,共生互补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的手段和过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与共生互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该理念被学界和民族工作部门认为是认识和处理当前中国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前瞻性研究范式。应该看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学术论辩与以后提出的民族理论及方法在学术上是有其逻辑联系的,反映了中国民族理论的日臻成熟,并对中国民族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分析世界城市的文化特质,指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要试图突破西方世界的垄断与遏制,进而赢得西方世界的认同与接纳,塑造城市的文化特质和精神,必须确立“文化兴城
会议
  人口较少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保护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和冲击。保护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也有利于这些民族在现
会议
  云南古泽国地,各族祈雨自古有之。回族祈雨有文字记载,上溯清代乾隆年间,下迄20世纪40年代,范围遍及全省各地。祈雨作为一方穆斯林的大事,记载有,民间传说更多。但由
会议
岷江上游走廊位于藏羌彝走廊的东缘,辐射范围包括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大部分地区。历史上,该区域先后经历了数次大规模的民族交融与变革,民族间的冲突、抗衡和交融
会议
藏羌彝走廊概念提出,深化了中国西部多个少数民族历史存在的本相与内涵,本文在这个新视角下,集中研讨空间生态文化的美的意蕴。藏羌彝处在一个地理、气候、地貌共有
会议
  不断推进宏观统计数据质量评估研究的体系化和规范化,是该领域学术价值存续和有效信息揭示的必由出路。本文旨在解决其中的两方面关键问题:一是界定宏观统计数据
会议
  多元波动性建模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其建模的关键是如何构造或选取多元联合分布.Copula是一种利用边缘分布构造多元分布的统计技术,它可以将多元分
会议
近年来,散杂居民族研究已成为民族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兴热点,在实地调研与理论建构上均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为政府解决散杂居民族问题,进一步完善民族政策,维护和发
会议
笔者以树的成长作比喻,介绍了播种、萌芽、抽枝、扎根、见树、成林等阶段所对应的自己对与汉民族研究的经历、成长、反思与收获。
会议
在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区域环境资源结构,区域环境资源结构变迁反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体系中,与城市化、工业化相伴随的滇池流域人口数量剧增、人口社会分化强烈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