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217窟的早期金刚经变--兼论敦煌文献与图像结合之研究

来源 :敦煌吐蕃文化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niao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敦煌令人眼花缭乱的492个窟洞繁复慑人的壁画与尊像之中,其实直接体现佛教“空”的含义:在不同的缘起之下,会表现不同的果相。于看似不同外貌的果相背后,总有导致其表显的原因;其因果关系或许极其隐晦,但也必然有迹可寻。如史先生言,禅宗顿教在敦煌地区导致金刚经变的兴废,此概念可令人们开始绘制金刚经变;后来又因同一概念而使金刚经变销声匿迹。毕竟,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这不是什么深奥的道理。然是“现象”或者“事故”,端视描述者的立场而言:符合描述者的期望者为现象,不符合者即成为事故。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以载舟未必是好事,覆舟也难说一定是坏事。唐前期的敦煌,因对禅宗顿教的了解,始绘金刚经变;然而到了唐末,或许对于此概念已内化,了解“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而不再图绘此经文。而导致概念内化的原因,或许是外族吐蕃的统治,也许是唯识思想的影响,尚需更深入研究。本文试着要以莫高窟217窟的“金刚经变”为例,透过图像与敦煌文献的结合,指出一条研究盛唐时期的线素,让状极混乱的中唐敦煌壁画得以抽丝剥茧,理出一缕头绪。
其他文献
高雄市都市公共空间的营造已颇具特定的规模与风格;但是由公民社会、公民参与及多元价值的角度而言,高雄市的公共空间有其特定的问题,例如:流于制式与单一价值、缺乏在地风格、忽视在地需求,以及特化/私有化的问题严重。将公共空间由令人情感疏离的空间转化成值得珍爱的地方,是公共空间当为满足地方需求的公共财所应追求的核心价值,而不是以满足施政者政绩成就感、或规划者荣耀感为目的。
本文以燕巢乡新太阳谷及高雄师范大学燕巢校区内的两块裸露泥岩边坡为观测主体,以非量测型Sigma DC10数位相机及Sigma 20mm定焦镜头拍摄这两个边坡的立体像对进行影像匹配,并应用近景摄影测量法执行立体解析作业制作这两个边坡的DEM,用以评估近景摄影测量于泥岩边坡观测的精确度。
在地形学的研究上,许多学者已利用小波理论与碎形方法来揭示许多地表几何特征并寻求解释与应用。本研究以台湾数值地形模型DTM之资料为基础,尝试结合小波理论与碎形分析等方法,探讨台湾之地形区特征与地形简化之辨识模型。
湿地有其独特的资源与功能特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北京野鸭湖湿地是中国北方地区典型的人工湖泊湿地,是北京市面积最大的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但近十几年来,受到“强胁迫型因素”的影响,野鸭湖湿地资源与湿地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已威胁到湿地自身的健康发展。本文以TM和IRS为主要数据源,采用叠置融合图像处理技术,辅助野外湿地生态环境调查监测,对野鸭湖湿地景观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后发现,野鸭湖湿地水域面
近年台湾乡村地区出现许多休闲农业空间,正逐渐改变乡村地景。休闲农业空间塑造成为政府部门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政策。休闲农业已经跨越传统农业只关心生产,进一步转型或连结到农场的消费,更将传统农业只关心生产部分,延伸到农业空间环境的重视。因此休闲农业生产-消费之间的转型与连结以及衍生休闲农业的消费地方建构,成为窥探在地休闲农业空间转化的重要关键。
证诸国外相关文献,地理或环境相关通识课程多已融入其终身学习的系统之中,美国在过去十年,不只中小学地理教育蓬勃发展,大学生选修地理与环境相关课程的人数也不断增加,大学生修习地理相关课程,确实对他掌握诸多生活面向的问题,特别是了解社会组织变貌与自然环境间的联系,以及世界观的建立大有助益。  所有大学院校均高度肯定地理学与环境相关课程在大学通识课程中的存在价值。未来各大学院校如何能设计出让学生愿意选修、
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是提高英文学术期刊质量的关键。地学英文的编辑应根据字科特点和读者阅读习惯注意论文中标题、摘要、图表、时间及地名等方面的表达。
在思维科学与地理思维研究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研究了社会思维(Community Noetics:CN)与地理系统工程(Geographic System Engineering:GSE)。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顿悟思维(灵感思维)在个体地理科学家身上是创造性地认识地理现象,发现地理规律,所必需具备的认知素质。开放的、复杂亘系统(Open Complex Giant Systems:OCGS)的地理
2006年西藏山南地区措美县当许镇附近信教群众重新维修一座破旧的佛塔——噶塘蚌巴奇时,发现塔中内存有大量的古文书残卷,时当地群众和督导维修工程的县民宗局领导及时采取了一些初步的保护措施。《当许出土吐蕃笨教文书合编》一书的出版对我国藏学界意义不凡。笨教文书的出版必将进一步推动吐蕃史和笨教的研究工作。
本文所说的藏族原始宗教,是指佛教传入西藏之前固有的一种宗教,是一种万物有灵的信仰。调查研究证明,藏族原始宗教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但是并没有随着藏族社会的发展而完全消逝。直到近代,藏族聚居区还保留着比较多的原始宗教的“沉积物”—故人们常常称之为宗教学、藏学方面的“活的化石”。本文介绍了四川藏族聚居区原始宗教的遗存以及就敦煌吐蕃历史文书中有关藏族原始宗教的记载,来说明敦煌文化之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