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流变法的铬冻胶体系动态成胶研究

来源 :第十五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m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铬冻胶是目前油田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冻胶体系,在油田调剖堵水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前景[1]。针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氯化铬(CrCl3)交联的铬冻胶体系,采用光学微流变仪[2],通过对体系MSD 图(Figure 1)的分析,以得到的宏观粘度因子(MVI)和弹性因子(EI)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在不同交联剂浓度、pH、温度及NaCl 浓度下冻胶体系动态成胶微流变特征。结果表明:随着交联剂质量分数增大,温度升高,动态成胶的初冻时间缩短,MVI 值和EI 值增大,冻胶强度增加;pH =7 时的冻胶体系最稳定,弱碱性环境下,MVI 值和EI 值减小,表明成冻时间延长且冻胶强度降低;弱酸性条件下,初冻时间缩短但易破胶,体系强度下降;随着NaCl 浓度的升高,MVI 值和EI 值减小,初冻时间缩短,冻胶强度降低。通过测量,建立了一种原位测定成胶动态和强度的微流变方法,而此种方法的机理与冻胶体系的微观结构密切相关,因此应用扫描探针显微镜对一种铬冻胶体系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3],获得体系的扫描形貌图(Figure 2),图中可见枝状网络结构,其中一些类似尖峰的节点是枝状网络在三维空间生长的支点。通过对颗粒在此种网络结构中的运移规律(具体体现为MVI 值EI 值的变化)的研究,来表征铬冻胶体系的微流变特性。
其他文献
  石油行业的研究热点。含蜡原油在温度降低至析蜡点后,蜡晶将以针状或片状的形式进一步析出,蜡晶与蜡晶之间相互搭接,形成网络卡片房状结构,将液相包覆其中,原油体系开始由溶胶
会议
  纳米乳液,分散相的粒径为纳米级,表现出很强的动力学稳定性,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分层1.由于纳米乳液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具有很强的应用潜力2.我们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比较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AESO)和月桂醇磺酸钠(ASO)在油水界面的聚集行为。以己烷和环己烷为油相,模拟比较了AESO和ASO 在
  水基泡沫广泛地应用在三次采油及日用化学品领域,常见的起泡剂是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作为常用的增粘剂也时常应用在泡沫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在体相中的相互作用已被广
  利用自由基胶束共聚法合成了两亲聚合物P(AM/NaA/BOAM),对合成产物采用FTIR 方法进行结构表征。利用乙醇对合成的两亲聚合物进行组分分离,采用FTIR 方法对分离组分进行结构
会议
  疏水缔合聚合物(Hydrophobcially Assoclatnig Polmyer,HAP)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油气开采中常规聚合物耐温耐盐性差和易剪切降解的缺陷,近年来在油田广泛使用。但其在驱油
  为了将聚丙烯酰胺微球从含有丙烯酰胺聚合物的采出液中区分出来,通过微乳液聚合法把烯丙基罗丹明B、烯丙氧基香豆素、丙烯酰氧基荧光素分别与丙烯酰胺共聚合成了三种聚丙
会议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时间的延长,常规油气产量不断下降,致密砂岩、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成为当前油气开发的新热点,压裂技术同样受到了各个国家和石油公司的重视.
  针对压裂液返排液液量大、处理难度大、处理费用高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对清洁压裂液返排液重复利用技术进行了研究。本文在评价返排液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运用阴、阳离子表面活
  21 世纪以来,伴随世界油气需求的持续增长与常规油气产量的不断下降,具有较大资源潜力的页岩气逐渐成为新的热点领域。中国页岩气潜在资源量大于30×1012m3,开发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