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指火控打击一体化的指挥引导技术研究

来源 :第四届中国航空兵器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ba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未来信息化、网络化、一体化作战过程中,指火控打击一体化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指挥控制系统指挥引导与火力控制系统载机攻击引导的基础上,分析了指火控打击一体化指挥引导模型的特点,进行了指火控打击一体化指挥引导流程设计,建立了基于指火控结合打击一体化的指挥引导解算数学模型.
其他文献
针对多机协同空战中的目标分配优化问题,建立协同空战目标分配数学模型,并在分析传统混合蛙跳算法不足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离散混合蛙跳算法来求解协同空战目标分配问题,采用种群进化能力控制策略,能有效地避免种群搜索陷入局部最优,采用差异扰动策略能够提高种群的多样性,提高了收敛速度以及全局的搜索能力.仿真算例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更好地解决协同空战目标分配问题,适应空战辅助决策中的要求.
联邦滤波广泛应用于多无人机协同目标跟踪领域,联邦滤波中的信息分配原则直接影响滤波器的精度和容错性.本文考虑系统状态估计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联邦滤波信息分配方法.新的联邦滤波算法允许每一个系统状态变量具有不同的信息分配系数,从而改进了联邦滤波信息融合的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显著提高多无人机协同目标跟踪的性能.
针对多约束条件下的UCAV多航迹规划及跟踪问题,首先建立了该UCAV数学模型,在考虑多种约束条件下,给出航迹节点的染色体表示方法以及适应度函数,根据多样化作战需求提出了多航迹规划进化算法;然后利用B样条方法对航迹进行了平滑处理,通过对规划的航迹节点进行修正和插值,得到航迹上UCAV的姿态信息;最后基于UCAV数学模型,应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了轨迹跟踪控制律,解算得到控制量.数字仿真结果表明,规
针对无人机任务监督控制的问题,给出无人机任务监督控制分层框架,并作出每层无人机自主等级的描述;对任务状态和能够引起任务状态转换的离散事件进行定义;建立了基于规则模糊认知图的监督控制模型,并对模型的不同干预层及其优先级进行描述;设计了相应的状态转换规则.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考虑目标机动对拦截弹制导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时间干扰观测器(FTDO)和自适应超螺旋(AST)算法的新型导引律.首先,设计FTDO估计制导系统的目标加速度,将估计值作为前馈补偿项获取对目标机动的鲁棒性.接着,设计基于AST算法的导引律,并基于李雅普诺夫理论分析了闭环制导系统的稳定性.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导引律能够使视线角速度有限时间内收敛到稳态值,具有较高的制导精度.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DoDAF结构框架为基础的战斗机航电系统任务需求分析方法.以典型作战想定为输入,在对作战想定进行任务活动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建模工具对航电系统进行任务架构建模,进而提取未来作战环境下航电系统的任务需求.本文以有人机/无人机协同对海作战想定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详细介绍了任务架构建模及需求分析的过程.
作为超视距空战的主要武器,中远距空空导弹在空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三代机上由于中远距空空导弹火控解算模型同机载设备紧耦合,造成模型复用和功能扩展困难.随着航电系统日益复杂,火控解算模型开发测试成本急剧增大,对中远距空空导弹火控解算模型通用和功能动态扩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通过进行火控系统抽象分类设计,初步建立了基于模型复用的中远距空空导弹火控解算原理框架,并对其模块组成进行了初步分析,为实现中
交叉眼干扰是对单脉冲雷达导引头实施角度欺骗的重要手段之一.逆单脉冲雷达导引头与单脉冲雷达导引头的不同之处在于逆单脉冲雷达导引头发射探测信号时,使用天线差方向图而不是和方向图.从交叉眼干扰的机理出发,推导了交叉眼干扰对逆单脉冲雷达导引头进行角度欺骗时引起的测角误差.仿真表明在交叉眼干扰对单脉冲雷达导引头实现最佳干扰的条件下,逆单脉冲雷达导引头的抗干扰性能最优.
导弹制导精度分析是导弹研制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本文以空空导弹为研究对象,在三维空间内,选用纯追踪和比例导引两种导引规律对空空导弹模型进行导引,给目标起始速度和目标起始位置加入随机误差,利用蒙特卡洛法分析加入误差前后导弹脱靶量变化.仿真结果表明,使用比例导引方法使导弹精度更高.
研究无人机着舰引导和控制技术首先要对舰船的运动姿态进行研究.舰船海上运动姿态模型的建立是舰船运动姿态仿真研究的核心,本文将舰船本身看作一个线性系统,建立了舰船海上运动姿态的二阶线性系统方程,其中以海浪波倾角为输入量,舰船摇摆角度为输出量,结合我国近海海浪谱密度函数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的舰船海浪摇摆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三级和五级海浪下的海浪波谱和波倾角及在不同遭遇角下舰船姿态角、并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