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山水库水质评价及水质预测

来源 :2010第五届山东城镇水大会——第四届“黄河杯”城镇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论坛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angs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对鹊山水库水质变化进行评价,根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选取总氮,总磷,氨氮,耗氧量,溶解氧为主要污染因子,通过近几年对水库水质的分析,发现鹊山水库的总氮含量常年超标,属于有机污染。采用模糊数学法进行水库水质综合评价,不仅突出了污染严重的指标,还可以反映水库水质的整体水平,采用灰色系统对未来水库的水质变化作了预测,对保障水源水的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以黄河水为研究对象,考察臭氧氧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效能。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为1mg/L-3mg/L时,CODMn的去除率由8%升高到25%,之后其变化不明显l U’V254的去除率由9%升高到30%,此时臭氧即可以将不饱和有机物大量去除。试验发现臭氧投加量为1~2mg/L时,短时、大强度曝气,其出水CODMn和UV254的去除效果较好。高臭氧投加量时,增加曝气接触时间可以提高臭氧对有机物的去
以超滤膜为核心技术的组合工艺是我国饮用水处理工艺升级改造的一个重要方向;而我国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在短期内难以有效改善,造成相当一部分地区仍将以含藻水作为饮用水水源。因此,对超滤膜处理含藻水过程中的科学与技术问题的深入研究与探索,对超滤膜在饮用水水源富营养化地区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已有相关研究基础,初步总结和归纳了超滤膜处理含藻水所涉及的污染机理及污染控制技术,从超滤膜除藻技术特点、污染层在
介绍了东营南郊水厂10×104m3/d以超滤为核心的水质改善工程自运行近一年的净水效能。生产实践表明,超滤组合工艺出水水质较改善前有很大提升,超滤出水浊度保持在0.02NTU以下,平均去除率达99.8l±0.10%;组合工艺对COD№、UV254和TOC的平均去除率达44.93±3.76%、43.36%±2.16%和19.89±1.11%,比砂滤出水分别提高了9.08、10.03和7.61百分点。
以可同化有机碳(AOC)和生物可利用磷(MAP)作为水质生物稳定性评价指标,通过静态试验考察不同氯氮比的氯胺投量和反应时间对水质生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氯胺对大肠杆菌生物膜有较好的灭活,投加足够量的消毒剂时,经较长接触时间,灭活率能达到98%以上。消毒时间较短时,氯氮比低的氯胺的灭活效果更弱,消毒时间较长时,消毒效果则反之。采用高氯氮比氯胺作用生物膜,CT值为50-60mg/L·min时,
以粉末活性炭为微生物载体,考查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对高有机物、高氨氮微污染源水的处理效果。连续运行试验结果表明,膜生物反应器对CODMn、氨氮等指标都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进水平均CODMn浓度为6.87mg/L时,出水CODMn可以控制在3mg/L以下;在进水平均氨氮浓度为5mg/L时,其去除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出水的亚硝酸盐氮浓度可控制在0.01mg/L以下;硝酸盐氮也没有因为氨氮和亚
以辛安水厂原水为研究对象,对滤池反冲洗废水回用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滤池反冲洗废水直接回用至反应池,不仅可以回收水量,而且还改善了混凝性能,提高了反应沉淀效果,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和环境效益。
以腐植酸和富里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硫酸铝、三氯化铁、聚合铝和聚合铁对腐植酸和富里酸的强化混凝效果,并研究了pH,浊度、Ca2+及腐植酸和富里酸相对含量对强化混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腐殖酸和富里酸水样来说,三氯化铁和硫酸铝具有较高的混凝效果;在不同pH范围内,三氯化铁对TOE的去除效果始终好于硫酸铝的去除效果,水样中有机物浓度越高,混凝效果越差,当水中腐殖酸相对含量较高时,混凝对有机物总量的去
评述近年来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研究进展,包括催化褪色动力学分光光度法、催化显色动力学分光光度法和阻抑动力学分光光度法。在研究方法方面,主要探讨各反应体系及其条件、方法的检出限、测定范围、应用等。研究新的高灵敏度指示反应、寻找新的活化剂、提高监测技术的灵敏度、对反应的机理进行研究、将催化动力学分析与其它分析技术相结合将是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购进小球藻,接种在BGll培养液中,放置于人工气候箱中培养,将培养好的小球藻分别用不同溶剂、在不同温度、不同破碎方式下提取叶绿素a,然后测定其吸光度,并计算出叶绿素a含量。研究结果表明,用丙酮:乙醇=1∶1混合液做提取剂,在21℃,超声波提取,提取效果好。和国标法比较,超声波提取法具有简便、快捷、提取率高等优点。
目的探讨黄河下游A市段水源水中有机提取物对小鼠的氧化性损伤。方法于2009年10月,采集黄河A市段下游水源水。将昆明种健康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设五个剂量组[分别是低(2L/ml)、中(4L/ml)、高剂量组(10L/ml)]、阴性对照组(DMSO)、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染毒组和阴性对照组按0.01ml/g对小鼠进行灌胃,每天灌胃1次,连续5d。末次染毒12h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