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实现对坐标测量机CMC的表示

来源 :2014年江苏省计量测试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l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于2011年2月15日发布了CNAS-CL07:2011 《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并于2011年5月1日正式实施,该文件中关于校准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等同采用了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ILAC-P 14:2010 《校准领域测量不确定度的政策》的内容.其中,对校准实验室"校准和测量能力"(CMC)的表示方式要求符合上述文件.根据经验,长度测量值一般是线性的,其测量不确定度也会随长度的变化而产生线性变化。以JJF1064-2010《坐标测量机校准规范》附录C: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示例中所提供的数据为例,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直线函数,来表示坐标测量机CMC。坐标测量机扩展不确定度(校准和测量能力)可表示为U=(0.17+0.00036×L)μm(k=2)。其中设y=U,x=L,线性函数:y=a+bx.依据数据处理表计算得出,b=0.000354,a=0.1679.
其他文献
本文所述的压力变送器主要使用于水冷柴油机中.笔者在检测中发现压力变送器设备陈旧,体积过大,占用大量空间,检测系统的主标准器为数字压力计.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压力变送器检测系统的压力传感器的机械性能、结构以及工作环境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在工作中易出现误差大、稳定差的问题,影响检测质量,另外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在检测压力变送器时,需要经常拆装压力变送器,在此过程中由于导线相互缠绕,时常出现信号中断问
介绍了智能电能表的误差的来源,主要包括电流采样电路引起的误差,电压采样电路引起的误差,计量芯片引起的误差,影响量引起的误差,潜动性能影响轻载误差等。
差压式流量计是利用流体的动静压能转换原理进行流量测量的,被测流体的流量是流体的密度和孔板前后差压的函数。当测得某一差压时,由于所测流体的密度不同,所代表的流量是不同的,只有当流体的密度值等于孔板设计条件中的密度值时,差压才能真实反映所测的流量。蒸汽从发生到使用,由于热损耗,温度和压力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导致其密度与设计值的差异,从而产生了误差,并且随着蒸汽参数的波动而波动,实际测量时只能通过温压补
总磷的含量是水体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总磷在线自动监测仪广泛应用于污染源、地表水的监测.然而,目前国内对其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还没有系统报道.本文以TNP-4110总磷在线自动监测仪测量0.4mg/L的总磷标准溶液为例,对总磷在线自动监测仪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结果为:测量范围:≤O.5mg/L,扩展不确定度:U=0.024mg/L,k=2。测量范围:(0.5~10)mg/L,相对扩展不确定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用诊断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因此,评估C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保证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生命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CT最重要的安全指标就是剂量指数.因此,对CT剂量指数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与评定十分必要。通过介绍检定依据与数学模型,计算各不确定度分量,得出合成标准相对不确定度Urel=4.1%,扩展相对不确定度为:设p=95%,取包含因子k=2,
通过介绍60t电子汽车衡的测量模型,方差与灵敏系数,标准不确定度评定,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得出扩展不确定度为:当veff≈41时,取置信概率p=95%,k=2,扩展不确定度U95=k×uc=2×3.65=7.3kg。
定碳定硫分析仪主要用于测定金属、矿石、陶瓷等物质中所含碳及硫成分含量.其原理是将一定重量的样品加助熔剂后高温加热燃烧,使样品中的碳、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然后用气体容量法定碳,碘量法定硫.定碳定硫分析仪在工业上的应用非常广泛,本文通过介绍测量模型、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的计算,分析定碳定硫分析仪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为:当p=95%时,取k=2,C:0.100~1.00
根据质量流量计的测量模型,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的计算,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0.028%,取包含因子k=2,扩展不确定度为U=ku=2×0.026%=0.052%。
介绍了角膜曲率计的测量模型,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计算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0.0016(mm).当p=95%,k=2时,扩展不确定度U=kuc=2×0.0016mm=0.0032mm≈0.004mm。
介绍了测长仪的测量模型,方差和灵敏系数的选取,标准不确定度和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得出扩展不确定度U的结果为:1.在(201±1)℃情况下,用测长仪测量平测量面量棒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l=125mm时,U=1.1μm,k=2;l=200mm时,U=1.3μm,k=2;l=300mm时,U=1.6μm,k=2;l=375mm时,U=1.8μm,k=2;l=475mm时,U=2.2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