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h4975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深入细致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医病因,病位以及观察针刺治疗效果,客观量化比较影响本病预后的重要因素。 方法:通过对439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病史、辩证分型来确定病位、病因并辩证针刺治疗和对照组488例现代医学治疗,运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统计治疗结果,分析比较治疗效果。 结果:针刺治疗组痊愈4266例,占97%,总有效率达到100%;对照组痊愈例数138例,占28.27%,总有效率达到57.3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病例治疗痊愈率有显著差异性(p<0.01)。 结论:正确认识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病位和病因是确保针刺效果的关键,病程越长疗效越差,早期妥当的治疗是把握预后的关键。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目的:观察隔药灸对UC患者结肠组织IGF-1、IGF-1R和IGFBP-5mRNA的影响,探究隔药灸防治UC纤维化的机理。方法:7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隔药灸组和隔麸灸组,分别采用隔药饼灸和隔附子饼灸,每日1次,治疗3个疗程。随机抽取两组脾胃虚弱型UC患者治疗前后相似部位的结肠粘膜活检,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UC患者结肠黏膜IGF-1、IGF-1R和IGFBP-5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隔药灸组
目的:观察650hm-10.6 μm复合激光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56名患者被随机分到复合激光组与发光二极管组(每组各28例),接受为期6周共14次的治疗。取双侧犊鼻穴,激光组采用650nm-10.6 μm复合激光照射,对照组采用发光二极管红光照射。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 VA3.1)问卷进行疗效评价.并对患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结合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将82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靳三针针刺方法结合功能训练。对照组单纯采用功能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后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对疼痛进行评定、简式Fugl-Meyer法进行上肢功能评分,并用测角器测量肩关节主动外展和被动上举的无疼痛范围。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能不同程度的缓解
目的:在临床针刺规律研究成果的指导下,采用对应与中轴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方法治疗BrunnstromⅡ或Ⅲ期的中风患者,观察其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并观察其效果是否优于传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及单纯康复治疗。方法:选取90例符合标准的中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对应与中轴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方法,对照组1采用传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对照组2单纯采用康复训练
本研究将60例亚健康状态下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治疗组以耳压磁珠配合睡眠透穴仪治疗,对照组采用睡前口服艾司唑仑片,两组疗程均为3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总体疗效经四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测评:对照组的治疗在入睡时间一项中占优势,治疗组的治疗在催眠药物一项占优势。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