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MOFs与酒糟协同阻燃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第八届全国火安全材料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1234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得PLA/ZIF-8/DDGS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和对比了DDGS与ZIF-8纳米颗粒的添加量对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DGS与ZIF-8纳米颗粒的加入对聚丙烯的力学性能以及阻燃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且当DDGS的添加量为27wt%,ZIF-8的添加量为3wt%时,复合材料的氧指数可达到25.0%.
其他文献
聚丙烯(PP)是最要的通用树脂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等领域.通过复合方法将PP制备成PP复合材料可以作为工程塑料应用.然而,由于PP的化学特性决定了这种材料具有易燃烧性质,阻燃性能差是制约PP及其复合材料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众多的阻燃方法中,在燃烧过程中形成致密的保护碳层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本文通过物理共混或者化学改性的方法,将不同维度的碳材料或者将碳材料和膨胀阻燃剂相结合,从而提高燃烧过
本文将核苷酸嵌入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结构中形成核苷酸基阻燃微球(MFN),并将其应用于膨胀阻燃(PP/IFR)体系中,对其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有腺苷酸的微球(MFA)与PP/IFR有良好的协同阻燃作用,添加17wt%IFR和1wt%MFA可以使PP通过UL-94V0测试,LOI提高到27.0%,而且使热释放速率峰(PHRR)、总的释热量(THR)比纯PP分别降低了478.4kW/m2和1
无卤阻燃是EVA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国内外常用的方法是在EVA中同时加入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别经过表面改性的阻燃剂和(或)阻燃协效剂,工艺过程比较复杂.本文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合成了以两种阻燃剂的混合物为芯材,交联聚脲为壁材的共微胶囊用于阻燃EVA,研究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并探讨了其阻燃机理.
目前,对聚丙烯PP的阻燃通常是采用添加阻燃剂的方式来实现,阻燃性能随着添加量的增大而提升。而大的添加量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对基体力学性能的破坏。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利用阻燃涂层的方式对PP实施阻燃,以保证PP优良力学性能的同时达到良好的阻燃效果。本文选取表面能低的聚丙烯(PP)作为基体,利用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解决常规成膜剂-聚乙烯醇缩甲乙醛(PVFA)成膜后
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阻燃剂近年来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但是单一的金属氧化物往往不能在添加量较少时就体现出明显的阻燃效果,所以制备出一种同时含有两种不同金属的化合物,即复合金属氧化物.这种阻燃剂在满足协效使用的同时,即解决了混合不均匀的问题,又可减少用料,提高阻燃效率.过渡金属与铁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在阻燃领域已经应用的有铁酸锌(ZnFe2O4)、铁酸镍(NiFe2O4)、铁酸铜(CuFe2O4)等.
阻燃及抑制燃烧烟气毒性已成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作为建筑保温材料使用的基本火安全要求.工业界目前广泛应用于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液体阻燃剂主要有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及磷酸三(2-氯丙基)酯(TCPP),与其阻燃效率高、价格低廉及适合于喷涂有关.然而,磷(膦)酸酯,尤其是卤代磷酸酯阻燃体系燃烧条件下释放大量磷氧产物及有机可燃挥发物,由此导致了产烟量及毒性产物的增加,不利于逃生及消防救援.本文采
中国环氧树脂产业近年来的年生产和消费量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2015年产能217.5万吨,是全球环氧树脂最大的生产国、产出国和消费国.环氧树脂为交联结构,有质脆、耐热性不够好、抗冲击韧性差等缺点,属于易燃物质.因此,环氧树脂的环保阻燃改性成为应用关注的重点.本文结合典型的无卤阻燃剂高聚合度聚磷酸铵(APP),开展了实验室设计合成的新型含硅磷睛阻燃剂N3P3[NH(CH2)3Si(OCHzCH3)
环氧树脂(EP)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耐磨性能、机械性能、电绝缘性、化学稳定性能,耐高低温性,以及收缩率低、易加工成型和成本低廉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仪表、轻工、建筑、机械、航天航空、涂料、电子电气绝缘材料以及复合材料领域.然而,EP易燃,燃烧时伴随产生大量有毒烟气,烟气中含有的毒性气体主要为CO.膨胀阻燃体系是提高RPUF阻燃性能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具有抑制烟释放和毒性气体生成的作用.膨胀阻燃体系
通过将聚氨酯泡沫(FPU)浸渍于氧化铝溶胶(Alag)中,并结合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了FPU/Alag复合材料.与纯FPU泡沫相比,FPU/Alag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阻燃性能和抑烟性能得到了明显提高.复合材料在热解和燃烧过程中"原位"生成的低热导率的氧化铝气凝胶(C-Alag)具有优异的阻隔、滞留和吸附效应,能够赋予FPU泡沫优异的火灾安全性.
通过点击化学法一步合成了一种新型磷杂菲环四硅氧烷阻燃剂(MVC-DOPO),通过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仪(FTIR)及核磁共振仪(1HNMR)对其进行表征,后将其添加进聚碳酸酯(PC)中进行氧指数和垂直燃烧测试,结果表明,当MVC-DOPO添加量为10wt%时,PC体系的氧指数达到34%,垂直燃烧通过V-0级别,产生高效阻燃性能是由于气相-凝聚相两相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