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结合肌筋膜触发点理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chishe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发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结合肌筋膜触发点理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以膝骨性关节炎为诊断收住我科的患者68例,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膝骨性关节炎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膝骨性关节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肌筋膜触发点理论的疼痛模式,采用发散式体外冲击波对膝骨性关节炎相关肌肉疼痛触发点进行治疗,常见膝骨性关节炎疼痛触发点的相关肌肉包括:股外侧肌、股中间肌、股内侧肌、股直肌、缝匠肌、腘肌、腘绳肌、内收长肌、内收短肌等。
其他文献
目的 收集大样本胸部CT图像,观察并总结并分析左肺上叶支气管分支形式的常见类型,并比较普通断层、MPR、三维支气管树及CT仿真内镜四种图像处理方法对支气管分支形态显示的优势与不足.材料与方法 收集272例正常胸部CT扫描图像资料.男160例,女112例,平均年龄55.91+-18.91岁.GE 64 Lightspeed扫描仪.(1)不同层厚、重建间隔及算法重建薄层图像,选择既可清晰显示各段支气管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in the diagnosis of intraeranial aneurysms and compare with conventional DSA.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胃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提高胃淋巴瘤的术前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8例胃淋巴瘤的术前螺旋CT表现.使用SIEMENS SOMATOM 16螺旋CT扫描机,全部行常规横轴位CT扫描,后行强化扫描,用高压注射器以3ml/秒的速度注射100ml非离子碘对比剂,注射造影剂后行动脉期(18秒)、门脉期(60秒)进行扫描.扫描层厚2mm,螺距1.5.
目的 通过对20例CR伪影图像分析,总结归纳CR伪影产生的原因和种类,从而在实际工作中,避免由于人为因素及误操作造成的伪影图像.方法 设备:GE R—500 X 线机、KODAK CR800、CR850系统.资料:抽取经CR处理的500幅图像,对出现的20张伪影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抽取CR图像500幅,有头、躯干及四肢部.经统计有20张图像出现伪影,占整个影像的4%,其中CR处理系统的伪影是1.5
会议
目的 确定乳腺癌动态增强MRI血流动力学定量参数与免疫组织学预测因子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对行动态增强MR扫描并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9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有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包括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HER-2),其中116例患者有Ki67结果。利用人工辅助诊断软件(DynaCAD)进行乳腺动态增强MR图像后处理,得到时间信号
目的 四肢贯通伤异物(DR)定位,为临床摘取异物提供了准确方向及深度.方法 1.在创伤点上、下1cm处,各贴一个金属标记,创伤口上标记设为A点,下设为B点,创伤口则为两标记中点,设为O点.2.摄常规正位像,测出创伤口至异物距离,选异物中心设定为H点.3.摄第一帧定位像体位:以AB连线延伸线为长轴方向,垂直台面中心,要求O点至内外侧软组织对等,图像包内外侧软组织及邻近关节.中心线:中心线对准常规正位
目的 分析周围性肺癌伴空洞多层CT影像特征,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初步探讨鳞癌与腺癌的影像特点与病理结果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肺癌伴空洞多排CT表现,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分析记录病变的影像表现及周围结构的特点,并将其与手术及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男性14例,女性8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53.2岁,病灶直径2.6-6.5CM,其中腺癌10例(3例伴粘液样变),鳞癌9例,小细胞癌2例
目的 观察系统康复疗法对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以"膝关节功能障碍"为诊断收住我科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常规康复疗法(理疗、手法治疗、药物对症治疗、健康宣教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康复疗法,包括:纠正局部软组织不平衡,恢复伸膝装置功能;纠正下肢力线不良;改善关节内和关
目的 观察系统康复疗法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诊断收住我科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系统康复治疗,包括:增加血液循环(手法推拿、中频脉冲、静脉泵治疗,卧床时双下肢垫高,给与牵引减压治疗等);刺激新
目的 探讨中医分期护理在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康复中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分期护理,主要包括:(1)中药汤剂内服、外用:a.早期(术后1-2周),此阶段主要以活血化瘀为主,可服用桃红四物汤;b.中期(术后3-6周),此阶段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