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为棉农算算效益帐——新形势下稳定发展江苏棉花生产的对策探讨

来源 :中国棉花学会2009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123321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了江苏棉花生产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找出导致其发展陷入僵局的根本原因是植棉效益的下滑使得生产者生产积极性下降。提出的对策措施是:一靠技术支撑,二靠政策扶持,提升植棉综合经济效益,满足棉农增收需求,以期对经济发达地区的棉花生产稳定发展起一定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对收集引进的64份国外陆地棉材料进行连续3年的纤维品质稳定性研究以及衣分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南疆气候条件下纤维长度、伸长率的稳定性比较好。其它纤维性状不
美丽莎、莎龙是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青岛国际种苗有限公司共同研究开发的番茄新品种。经山东、北京、河南、吉林、上海、广东、广西、四川、武汉等地试种,表现丰产、抗病
选用20个RAPD引物,对25个抗螨棉花品种(系)的基因组DNA进行随机引物PCR扩增。共获得122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69条,占扩增谱带数的96.02[%];品种间相似系数变幅在0.2273~0.9
运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海岛棉抗病突变体HPFW356及原始材料新海16号进行DNA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海岛棉抗病突变体HPFW356与原始材料新海16号间检测到4条特异性差异条带,表
利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对长江流域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湘杂棉系列及其中部分湘杂棉亲本材料进行研究。筛选出了一批在湘杂棉及其亲本上具有较高多态性的SSR引物,构建了湘杂棉系列
滨州市既是山东省的产棉大市,也是用棉大市。滨州市与棉花结下了不解之缘,是因为它在滨州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推进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30
针对当前海岛棉品种存在抗枯萎病较差的问题,提出了初步解决方案:改进现行海岛棉抗枯萎病鉴定评价体系、明确抗病遗传规律、持续开展资源创新、重点加强抗病新品种的培育。
通过对新疆1994—2009年近15年来新审定的96个陆地棉品种产量及主要产量性状、生育期、纤维品质的分析表明,新疆棉花(陆地棉)自育品种的选育研究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尤其是近5
棉花枯、黄萎病在我国发病历史久远、危害严重。其病原菌易传播,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尚无特效防治药剂,目前只有采取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等综合措施防治。本文概述了河北省近
会议
本文重点分析了新疆棉花栽培技术的演变和品种演变规律,新疆棉花育种技术发展回顾与现状,新疆棉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疆棉花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