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吴头楚尾”之地理特征看镇江在“长三角”之重要地位与作用--以“军事重镇”与“多元文化”为例

来源 :江苏省文史研究馆,上海市文史研究馆,浙江省文史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youggyyv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镇江是一座具有三千余年悠久历史之文化名城,独具“吴头楚尾”的特殊地理格局形态。它历史悠久,地灵人杰,人文荟萃;它“千古江山”,“满眼风光”,襟山带水,拥有长江天堑,自古军事重镇,水陆交通发达;它多元文化交融,乐于博采众长,胸怀宽广,视野开阔,善于学习,敢于拼搏,勇于创新。自古迄今,镇江委实是一座宜攻、宜守、宜商、宜贸、宜交、宜通、宜居、宜游的具有自然美与人文美兼融的文化名城。在新时期“长三角”城市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完全可以相信,镇江人民与其他兄弟城市一起,一定能为创造出“长三角”经济与文化的建设的崭新而辉煌的事业,全力放射出作为“长三角”顶端之镇江这颗明珠所特有之光芒!
其他文献
会议
中国少数民族史诗既古老又丰富。其中既有发达的北方少数民族英雄史诗,也有更加古老的南方各民族创世史诗、神话史诗、迁徙史诗和英雄史诗。本文从情节结构、题材内容两方面论述我国各民族史诗的共性,又从结构和活形态传统两方面论述区别于印欧史诗的个性,指出进一步深入研究活态传承的少数民族英雄史诗对于我国史诗学理论建设和国际史诗学理论发展的重要意义。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距今5500年前后,长三角地区自西而东分布着薛家岗文化、凌家滩文化、北阴阳营文化、龙虬庄文化、崧泽文化等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距今5500~5000年之间,长三角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发生了巨变,崧泽文化的西进北扩使薛家岗文化、凌家滩文化、北阴阳营文化、龙虬庄文化突然消亡,而崧泽文化则发展演进为我国文明化程度最高的良渚文化。崧泽文化不仅将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提前到距今5000年前,而且揭开了中
会议
从吴越文化的双峰并峙,到统一的江南文化区的形成,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是一个历史的、渐进的过程,其中还受到大运河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推动。从历史变迁和文化演进的角度,展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恢弘历程,厘清蕴含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该区域一体化的研究、规划、建设和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