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研发变更过程控制方法探讨

来源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kexiaoai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电保护类产品研发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变更是不可避免的现实.如何减少变更,加强对变更整个过程的管控,保证变更结果可信一直已来是难已处理的问题.除了制定相应的变更管理制度和措施,迫切需要使用信息化的工具来管理变更,使变更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和得到有效管理,保证变更有序和变更质量.本文介绍基于西门子公司Teamcenter 软件在继电保护类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研发变更实现的过程和方法.
其他文献
火电厂脱硝作为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主要手段,成为"十二五"期间火电企业面临的首要任务.文章全面梳理了我国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政策,研究了标准及政策对我国脱硝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了我国火电厂脱硝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从政策推动、经济支持、标准引领、多方协作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火电厂脱硝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随着当前智能电网建设步伐的日益推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覆盖率越来越广,供电企业对配电系统的要求和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然而,由于配电网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导致在配电网运行发生故障时,很难准确、及时地定位到具体的故障源,特别是在没有自动化系统覆盖的范围内,对故障源的定位更缺乏实用化的辅助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报修信息的实用化配网实时故障定位方法,以电网拓扑结构为基础,以报修信息为辅助,实时定位可能的故障源
结合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发展现状及用户需求,对基于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线损分析应用软件进行了研究.设计了配电网线损分析应用软件功能架构、总体框架,并给出了应用软件的数据库表结构及运行主界面.软件功能框架的设计与实现从实用化角度出发,力求与配电网自动化现有系统能够很好的集成,计算简便,操作容易.开发的配电网线损分析应用软件依托扬州配网自动化工程项目进行了部署试运行.
会议
为了有效实现少弃水多发电,提高流域水电站经济效益,对九龙河集控特点深入研究,考虑了九龙河集控流域水库间水力关系之间的特殊性,又有效的避免了固定比例系数算法的局限性,为其建立了数学模型.文章介绍了九龙河集控概况和经济运行系统开发的原则,概述了九龙河集控的经济数学模型及其特点.该系统的投入使用使得复杂的流域电站调度实现了由人工到自动化的转变,通过经济运行算法分配各电站负荷,有效的提高了电站运行效率;其
以我国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基地状况和其主流机组双馈式异步电机的特点;建立了双馈式风电机组的并网模型,并进行了机组出口、电网故障的仿真;同时,研究了考虑Crowbar 电路作用的双馈式风电机组短路特性;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青藏直流工程联络了国内直流输电工程中最弱的送端电网青海海西电网和最弱的受端省级电网-西藏中部电网(简称藏中电网),藏中电网年平均负荷300MW,平均负荷率72%,最大峰谷差170MW,"大机小网"特点明显,在正常运行时藏中电网电压稳定和频率稳定的问题非常突出,青藏直流工程正常投运后,直流正常启停必然会对藏中电网的频率和电压产生影响,本文主要讨论藏中电网在不同负荷情况下;在不同开机方式下;在9E 燃
本文阐述了一种基于osgEarth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三维GIS技术实现方案,论述了如何利用osgEarth 的技术实现配快速环境建模和设备建模,降低工程建模的工作量,介绍了如何采用动态三维仿真和交互技术,实时展示配网设备元件的运行状态,增强了设备巡视和操作的易用性,提高了用户的参与度.
交流微网系统保护按其功能可分为并网保护和微电网保护.文中以交流微网的结构和特点为基础,重点分析不同规模微网并网保护,参照微网类型将其分为系统并网保护、区域并网保护及单元并网保护.通过对不同级别微网负荷、运行方式进行分析,结合各级微网的功能,提出3 种类型并网保护的配置策略.考虑到大型微网结构复杂,不同级别微网之间可能存在包含关系,分析了发生区内、区外故障时3 种类型并网保护之间动作时间的配合.最后
配电网可靠性分析传统方法应用的大都是设备相关指标参数期望值,本质上属于确定性方法,分析中忽略了设备状态变化的概率分布特性,因而所得结果信息有限.本文提出一种能计及设备状态变化概率分布特性的配网可靠性分析新方法,能得出节点故障失电时间概率分布,由此能给出更丰富的配网节点可靠性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节点用户失电损失函数就可分析出更为准确的系统可靠性费用指标.本文将这一方法应用于县域配电网的馈线分段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