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淀粉芽孢杆菌NJN-6活性物质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来源 :第六届中国有机(类)肥料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bl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传枯萎病是由土传病原菌引起的毁灭性作物病害,严重制约着经济作物的生产。近年来,生物措施在土传病害的防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实验室从香蕉园发病区的健康植株根际分离得到了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NJN-6(以下均简写为NJN-6),该菌株在实验室条件下能强烈抑制香蕉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和番茄青枯病茄科劳尔氏菌的生长。
其他文献
[目的]在自然条件下农业秸秆腐解缓慢,即使通过堆肥往往也需要较长的发酵周期,秸秆资源肥料化利用效率不高。因此,通过分离筛选常温菌株和高温菌株,研发高效秸秆降解堆肥菌剂特别是秸秆高温降解菌剂是研究的热点。[方法]从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和芦蒿堆肥样品中分离筛选常温菌株和高温菌株,试构建了不同菌株复配菌系,研究了不同菌株复配对秸秆液体发酵降解的影响。运用因子设计方法模拟秸秆堆肥研究稻秆液体发酵过程的环境因
[目的]农业秸秆含有大量木质纤维素,其降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微生物产生一系列纤维素内切酶、木聚糖酶,漆酶等多种酶的协同作用。因此目前常利用不同产酶特征的微生物进行组配,构建降解秸秆的复合菌系。然而由于复合菌系构建时缺乏对多种微生物之间的互作关系的了解,导致复合菌系应用时降解效果不稳定。
当前世界能源、资源以及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长期的研究都希望能利用纤维素酶将地球上丰富的植物纤维转化为能被人类使用的能源和资源。其中,木质纤维素的分解是堆肥过程或纤维素工业利用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其过程主要由微生物分泌的木质纤维素酶来完成。贵州木霉NJAU4742 作为一种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的丝状真菌,而稻草又可以作为其有效碳源,如果能把这两种物质结合起来,既节约了资源又可缓解环境的压力。
番茄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我国为主要生产国之一,各地普遍种植。特别是在大棚蔬菜中,番茄是主要品种之一。但番茄连作时,土传病害如青枯病等十分严重,发病率一般高达80%以上,严重时造成绝收(Xue et al,2009;韦中,2012)。
植物长期连作容易引起植物病原微生物富集,植物有益微生物数量减少,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组成失衡,使病原菌更容易侵染植物而引起植物的各种土传病害频发,因此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研究对防控连作土传病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比较海南6 处抑制土传枯萎病及周边导病型蕉园土壤发现:抑病型土壤pH 值、总氮、总碳、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导病型土壤;可培养放线菌数量显著高于导病型土壤,而尖孢镰刀菌数量显著低于导病型土壤;抑病型土壤中能拮抗尖孢镰刀菌4 号小种(Foc 4)的芽孢杆菌数量高于导病型土壤,其优势拮抗菌分类不同于导病型土壤,主要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甲基型
香蕉是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我国香蕉的种植规模日益扩大且大多实行长期连作种植模式,导致各类香蕉病虫害的发生日益严重,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威胁了香蕉产业的发展,其中香蕉枯萎病是香蕉生产中最为严重的毁灭性病害之一。抑病型土壤指土壤中的病原菌不能够有效定殖,或者即使能够定殖,但危害依然很小或没有危害,再或者病原菌能够定殖并且造成一时危害,但随后即使存在病原菌发病依然很轻的土
甘肃省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和种薯繁育基地,连续十年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位居全国前三。然而,因集约化生产和订单种植带来的连作障碍已严重影响到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连续多年的田间试验和培养试验,综合应用现代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方法,从马铃薯根际过程的演变研究马铃薯连作障碍的机理,进而通过土壤处理-微生物有机肥联用技术进行根际调控,主要结果如下:长期连作显著改变了马铃薯根系分泌物的种类和数量,糖类
[目的]以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傅家边农业生态园(黄棕壤)草莓连作抑病土(suppressivesoil,连作5 年以上,根腐病发病率50%)为对象,研究抑病土和导病土理化性质差异,包括土壤pH、全碳、全氮、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的分布,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差异,探索草莓连作抑病土和导病土形成的原因。
[目的] 分析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及尖孢镰刀菌侵染下黄瓜根际土微生物区系组成差异,揭示不同氮素调控下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与抑病/导病型土壤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阐明氮素营养对防控经济作物土传病害的效应与机制。[方法]以“津春4 号”黄瓜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温室内盆栽土培试验,进行不同形态的氮素营养(硝态氮和铵态氮)及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侵染处理,借助Real-time PCR 及MiSeq 测序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