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氧化二砷在大鼠逆行隔离灌注模型中对肝脏毒性的观察

来源 :第13届全国普通外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iyu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三氧化二砷(As2O3)在大鼠逆行隔离灌注(RIHP)模型中对肝脏毒性作用,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104只体重300~400g雄性SD大鼠中8只为术前对照组,余分A、B、C、D 4组,每组24只.A组灌注不含As2O3的乳酸林格氏液,B、C、D组灌注As2O3的剂量分别为0.75mg/kg、1.5mg/kg、3mg/kg.实验组均采用RIHP,即经肝动脉灌注As203溶液,经肝静脉逆行灌注乳酸林格氏液,门静脉为流出道;灌注时间为15min,速度1ml/min.对照观察实验组术后1、2、3、7d各时点肝酶学变化、肝组织学改变和术后生存情况;检测C组大鼠术中和术后第1d的肝循环和体循环中As2O3浓度.结果: 实验组ALT、AST峰值均出现在术后第1d,至术后3~7d恢复正常.A和B组ALT、AST峰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余各组间ALT、AST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ALT=40.811,P<0.01;FAST=48.212,P<0.01).D组术后第7d时仍与对照组及A、B、C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ALT=13.928,P<0.01;FAST=17.942,P<0.01),且术后肝组织出现片状坏死等较严重的损害.肝循环和体循环As203血药浓度峰值分别为13.21±0.82(μg/ml)和0.09±0.008(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58,P<0.01).结论:在大鼠RIHP模型中,灌注剂量不超过1.5mg/kg对肝脏损害是可逆的;模型中As2O3外周泄漏率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胸腺因子D对垂体-甲状腺轴内分泌衰老的延缓作用.方法:雌、雄21月老龄SD大鼠各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隔日背部皮下注射胸腺因子D2mg kg,另一组及6月青龄雌、雄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处理3个月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腺垂体组织、血清TSH和血清FT、FT.结果:腺垂体组织中TSH在雌、雄大鼠各组间均无差异.雌性老年组血清FT低于青龄对照组,但无统计意义;雄性老年组血清TSH高于青龄对照
胆囊癌的生存率与切除率较低仍是其外科治疗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扩大根治手术可否提高其治疗效果仍有争议,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和围手术期处理水平的进步,这一术式对胆囊癌的治疗价值有待再评价.本报告拟对胆囊癌的扩大根治术的概念、适应症、施行方法及预后进行讨论.胆囊癌的扩大根治术是指在胆囊癌根治术的基础上加行邻近脏器如肝外胆管切除重建术、扩大的右半肝切除术、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及右半结肠切除术等,切除的范围和脏器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一种在体内分布广泛、生理功能重要的生长因子,本文设计采用MTT酶活性测定法检测3T3细胞增殖,确立了一些实验条件,并将该方法用于bFGF的生物活性鉴定.
目的: 探讨老年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BMG)患者施行双侧甲状腺全/近全切除术是否安全可行.方法: 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分别有55例年龄≥60岁(A组)和156例年龄<60岁(B组)的BMG患者在我院行双甲全,近全切除术.结果: 与B组相比,压迫症状和甲亢毒性是A组主要的手术指征;虽然术前A组B超结节的钙化率较高,但术后病理示其良性结节的钙化率亦高;术中发现A组喉返神经有脂肪沉着、弦色不
目的: 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已经成为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术后并发症较多,尤其是对于采用肌皮瓣重建盆底的病人.采用生物材料重建盆底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方法.本研究报告了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重建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盆底缺损.方法: 2009年1月至2009年2月,我们对12例低位进展期直肠癌实施了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并使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重建盆底.结果: 所有病人会阴部伤口术后2
目的: 总结腹股沟多疝囊斜疝的成因、分型及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23例腹股沟多疝囊斜疝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21例,女性2例,年龄3~10岁,平均5岁,其中双疝囊17例、三疝囊5例、四疝囊1例,所有病例均行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 全组病例术后均恢复均顺利,无阴囊血肿等并发症,切口一期愈合,痊愈出院.经1年-6年随访未见复发.结论: 术中正确认识多疝囊斜疝是提高腹股沟斜疝治愈率,减少术
目的: 探讨腰疝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5-2005年间经治的7例腰疝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症状有腰背痛、腰部肿块、恶心、呕吐.腰上三角疝7例.2例病人利用邻近组织缝合修补,5例使用人工合成补片修补.随访未见复发.结论: 腰疝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腹外疝,临床表现是诊断腰疝的关键,CT和MRI可帮助诊断.外科手术是治疗腰疝的有效手段.
目的: 研究磁性纳米粒子与光敏剂螯合的技术方法,了解该螯合物是否能促磁性纳米粒子进入肿瘤细胞内.方法: 制备光敏剂.磁性纳米粒子螯合物;利用透射电镜观察该螯合物进入结肠癌细胞的情况;通过兔Vx2肝转移癌模型,利用透射电镜、核磁共振技术在体研究该螯合物进入肝转移癌内情况.结果:光敏剂可以与磁性纳米粒子螯合成光敏剂.磁性纳米粒子螯合物;通过核磁共振、病理切片及透射电镜成像证实:光敏剂一磁性纳米粒子螯合
目的: 探讨内镜甲状腺切除术的要点、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38例甲状腺腺瘤患者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内镜甲状腺切除术组(观察组)及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组(对照组).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无术后呼吸困难等并发症.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美容效果评价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内镜甲状腺切除术不仅能达到创伤小、美容
本文论述了肿瘤的生物学特征预测肝癌转移复发方法,探讨了重视肿瘤微环境对肝癌复发转移的影响,从生物学通路的角度分析了肝癌复发转移的机制,阐述了重视肝癌干细胞的作用,讨论多靶点、多步骤靶向治疗干预肝癌复发转移的特点、优势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