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总皂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来源 :第九次中医诊断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细胞内游离钙离子(Ca2+)、线粒体跨膜电位(△Ψm)的变化以及三七总皂苷的保护作用。 方法: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再通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以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实验组海马区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和线粒体△Ψm的变化。 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海马区细胞内游离Ca2+浓度显著升高(P<0.01)、线粒体△Ψm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三七总皂苷组海马细胞内游离Ca2+浓度显著降低(P<0.01)、线粒体△Ψm显著升高(P<0.05)。 结论:三七总皂苷能抑制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海马区细胞内Ca2+浓度升高,抑制线粒体△Ψm下降,保护海马区细胞线粒体功能,这可能是其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本文从文献研究角度探讨心悸与五脏的关系,认识到心悸的病位主要在心,但与肾、脾、肝、肺四脏密切相关,五脏之气血阴阳亏损,或瘀血阻滞、水饮内停、痰火内扰等都可致心动失常而发心悸。
目的:探讨淡白舌与证素的关系,促进中医诊断规范化的发展。方法:对7680例当代名医医案、1018例临床病例中淡白舌与证素的关系进行研究,并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计算出淡白舌对证素的诊断权值。结果:病性证素中,阳虚、血虚、气虚不仅在淡白舌病例中出现频率最高,它们出现淡白舌的比率亦较高,淡白舌对它们的诊断权值也是最高:病位证素中,脾、肾在淡白舌病例中出现频率最高,它们各自出现淡白舌的比率亦较高,且淡白舌对
心气虚证无论从动物模型的制备,还是诊断标准和临床实验方面均取得了进展。本文从心气虚证诊断标准、心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制备、心气虚证的有关现代研究包括心气虚证与心脏局部变化(心气虚证与心功能、心电图改变、高心病PtfV1改变)、心主血脉(心气虚证与血液动力学、血液流变学、脉)、心在液为汗、心气虚证与全身变化(心气虚证与免疫功能、肺功能变化、中枢神经机能活动、植物神经功能变化、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辨证论治是藏医诊治疾病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证具有模糊性和全身性的特点,与正常体质呈渐变关系。藏医在辨证论治过程中,要求综合诊察病因、把握疾病证候、详查外界环境、注重体质因素、辨析心理因素等要素,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生理和病理的外在表现中,精确地诊断疾病,拓展藏医临床实践能力的发展前景。
傣医对于心的认识是丰富和深刻的,除了建立在动物的实体解剖上的解剖形态的认识,还有在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和借鉴佛教“心性论”等哲学思想基础上的功能上的认识。傣医对于心的认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对于心功能的认识和应用与中医学也有一些共同之处。
本文从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营造学习情境,师生协作互动;教师授人以渔,学生学会学习等几方面讨论了“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旨在实现中医诊断学从“教”到“学”的根本性转变,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
本文通过对本校中医临床模拟教学实践的调查问卷分析,认为中医临床模拟教学实践在本科教学中应用,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端正了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四诊技能及培养辨证思维能力,提高书写病历的能力。
本文谨从“明确教学对象及目的”、“完善教学资源,提升教学实力”、“注重中医诊断辨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等3个方面,结合自己在相关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对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进行思考。认为本学科双语教学的核心应该是用地道的英文传播地道的中医诊断学知识与技能。有志于本学科双语的专业人士,可借助网络平台走到一起,共同充实及完善教学资源,提升教学实力。教师还应灵活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初步的中医诊断辨证思
本文针对中医诊断学学科特征,旨在探讨如何提高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效果,经过研究认为,教学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中医诊断学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临床技能训练。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观察,可以发现,如果过多的强调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并将其总结为“气、血、阴、阳、寒、热、虚、实”八字方针。
《中医诊断学》是传授中医诊察、分析、判断疾病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其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本文从《中医诊断学》的教学现状,提出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以提升《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为临床各科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