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肩周炎40例临床体会

来源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_3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肩周炎的中西医结合方案.方法:将80例肩周炎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推拿、针灸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以中频电疗和超短波疗法.结果:治疗组肩关节疼痛和肩关节活动范围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中频电疗和超短波同时进行推拿和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显著,疗效持久.
其他文献
中医手法的生物力学研究一直是近二十年来中医骨伤科的研究重点.综观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主要围绕手法的力学参数、手法的力学效应、手法的力学模型(特征)及手法的内涵进行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对本院康复医学科绩效考核积分制绩效核算的实践,探索康复医学科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整体素质的有效措施.建立客观、公正的绩效积分制绩效核算体系,实现医院、科室与个人绩效的紧密融合,达到一种互赢模式.方法:通过"自评-互评-综评-量化-持续改进"的方法,制定公立医院管理制度下,以公益性为核心管理制度之下的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对德、能、勤、绩进行全面积分制考核,积极推行以医院工资及绩效为主体的分配形
孙树椿教授五十年来一直在骨伤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的第一线,擅长治疗各种骨伤科疾病,成为"清官正骨流派"的传承人.同时又博采了大江南北诸家名医之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筋伤治疗方法,尤其是在颈椎病的治疗上,颇有特色.文章提出治疗颈椎病要从整体角度考虑综合治疗,筋伤手法治疗要找到病变部位,并且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孙老探索总结出了各种疾病筋结的位置和形状。在该病的诊治过程中,孙老一直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认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包括两个成分:一个是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另一个是身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并伴有较强烈的情绪色彩,表现为一系列的躯体运动性反应和植物内脏性反应.中医将疼痛分为"不通则痛"和"不容则通".本文对癌性疼痛,妇科下腹痛(慢性盆腔炎,排卵期出血,痛经等), 泌尿系结石疼痛,腹腔粘连导致疼痛,坐骨神经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导致疼痛,肩周部创伤
中医康复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心理、中药、自然、传统物理、娱乐等多种方法,针对病残、伤残诸证和老年、的综合应用学科。针灸、推拿、传统体育、气功、饮食、慢性病证等的病理特点,进行辨证康复的综合应用学科。目前我国的康复医学发展正处于一个瓶颈期,存在着专业人才数量不足、质量有待提高,康复医疗机构服务网络不全,医保覆盖有限等情况。而中医康复也同样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因此中医康复的未来发展需要建设
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属中医学“中风”范畴。本病多见于老年人,现日趋年轻化,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因此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和基础研究者的重视。虽然脑卒中的发病率高,但其中很多的危险因素在早期和发病初期是可以预防和干预的,这也进一步验证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本文回顾了近年来艾灸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研究,从器官-系统水平、细胞-分子水平两个方面阐述了艾灸对缺血性脑卒中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造成的血尿酸水平过高,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而导致尿酸盐沉积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和肾脏损害等.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变化,蛋白质及酒类摄入量增加,高尿酸血症、痛风及痛风性关节炎的患病率也逐渐增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其疼痛性质为刀割、咬噬样,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给个人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本病常与代谢综合征、
目的:观察排刺腰夹脊穴对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依据CT扫描确定相应椎间盘突出的位置,在病变部位上一椎体的棘突下旁开0.3寸、1寸处取夹脊穴,上下间距2cm进行针刺,得气后温针治疗;对照组选取患侧肾俞、腰眼、腰阳关、水沟、委中穴,得气后温针.10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以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为指标,
人体特殊体表部位存在着对于自身疾病及伤痛有着神秘治疗作用的反应点.按压或刺激反应点后原发病变症状及疼痛可立即消失或减轻,依据反应点的特殊作用作者提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反应点治疗方法.本文介绍了该治疗的低电阻、发声、高发光等特性、提出反应点治疗的神经反射学说、血液淋巴循环学说、全息生物信息学说的治疗机理,并介绍了反应点治疗的作用、特点,寻找反应点的方法,包括生物全息理论寻找法,解剖部位寻找法,脊柱寻
文章简述了中医学的历史,中医有数千年的发展史,历史悠久.它是一门对人体、植物、地理、哲学、气象、文化等科学知识于一体的学科.自成一体,是自然科学的精粹,是中国文化的高度概括.中医的历史,悠悠久久,历经了各朝各代,与中国文化同步.并且对中医学的未来作出展望,指出中医今天,不只在中国境内普及发展,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几乎各国都成立了中医的专业团体,中医发展的去向,正处于关键的十字路口。中医的发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