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土层中桩基P-y曲线三种结果的对比

来源 :第7届全国土动力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tou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液化土-桩基础-承台大型振动台试验,讨论目前桩基地震横向承载力主要计算方法的合理性问题,试验中,输入波分别为正弦波和地震波.土层密度分别为20%、30%、40%和50%的四种情况.试验和分析表明,API规范的折减系数法和按现有习惯思维将桩土相对侧向位移取为桩身侧向位移的拟静力法得到的计算结果接近,但二者都与试验结果相差很大。API规范折减系数法和拟静力法计算出的相互作用力在小位移情况下就迅速增长,并很快达到屈服极限,与真实反应不符,会导致设计上相当保守,明显不合理.
其他文献
通过动三轴试验方法研究了加筋土的动强度特性,探讨了在不同加筋方式和加筋材料下的加筋土动强度.试验研究得出了在土体中部加筋是合理的布筋方式,且加筋土的动强度与布筋位置有一定的关系,并不是加筋层数越多越有利于土体的稳定.本项试验研究,为深入认识加筋土的加筋机理,研究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加筋工程设计理论和方法提供了参考.
针对具有应力路径相关性的砂土和粘土材料,提出了当应力路径充分接近时其应力应变曲线基本相同的观点,任意微元应力路径转化为等应力比微元和等静水压力微元,将统一硬化参数用于等应力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土的应力路径本构模型.本文通过定义一个新的加卸载准则将应力路径本构模型扩展用于循环加载条件.基于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采用变换应力三维化方法将模型三维化.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应力路径本构模型可较合理地描述
本文应用随机震动理论和Miner线性累积损伤原理,结合土的动强度曲线,推导出随机荷载的等效循环振次计算公式.将其应用于确定随机振动荷载下Q3黄土强度破坏时的等效循环振次,并与谐振荷载下Q3黄土的动三轴试验结果比较,表明两种荷载条件下Q3黄土的破坏振次变化范围一致.按0.65倍的最大应力幅确定随机振动荷载不同振次的等效动应力,与相同振次的谐振动应力比较,前者大于后者,表明随机振动作用下Q3黄土的强度
本文介绍了某核电站护岸海床区域人工吹填砂的抗液化强度试验及液化分析成果.内容包括:1.进行三轴振动液化试验,确定人工吹填砂的抗液化强度。2.对护岸结构进行静、动力有限元计算分析,确定人工吹填砂的静应力状态及地震动应力水平。3.结合人工吹填砂的抗液化强度试验和动应力分析成果,对其地震液化可能性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处理意见.
目前已提出的边界面模型不能较好地描述饱和软粘土的各向异性及循环加载特性,故本文在各向异性边界面理论框架上引入各向异性张量与旋转硬化,并将映射中心由固定改为可移动,从而将边界面模型扩展为可描述复杂应力状态下饱和软土特性,并与粘土室内排水与不排水循环三轴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到了较好的验证.
利用土工静力-动力液压三轴-扭剪多功能剪切仪在三向非均等固结状态下,针对饱和密实吉林粉煤灰进行了循环扭剪试验.着重探讨了初始主应力方向角和初始偏应力比对饱和密实粉煤灰的动模量和阻尼比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初始主应力方向角和初始偏应力比对粉煤灰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均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均不太大.
在大量动三轴试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低掺量水泥土的动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动应变εd是影响土样动弹模量及阻尼比的最主要因素,随着动应变水平的提高,动弹模量Ed成倍减小而阻尼比λ成倍增大.随着掺灰量的增大,水泥土的动弹模量和阻尼比相应增大.动弹模量随围压σ3增减而增减,阻尼比λ随围压σ3的增加而减小.最大动弹模量E dmax与围压σ3呈指数递增关系;最大阻尼比λmax在7%~30%之间,与围压σ3呈
对取自徐州市棠张镇拟建京沪高速铁路路基的粉土,在试验室内按不同的干密度和细粒含量进行重塑,完成了三组不同干密度和四组不同细粒含量的振动三轴试验液化试验.分析了粉土干密度和细粒含量对饱和粉土抗液化强度的影响。通过曲线拟合方法,给出了粉土振动液化过程中的孔压增长模型和永久应变势模型及模型参数.
由于结构性、颗粒大小及级配等的改变,室内人工模拟试验确定的力学参数与原位土体的实际性质可能会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充分利用现场和室内试验的优势,特别是联合室内和现场试验研究土体本构模型及确定模型参数是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1.通过对室内固结排水循环动力试验结果的研究发现,在不同固结应力及干密度下,动力试验得到的动剪切模量Gd与动应
采用"土工静力、动力三轴-扭转多功能剪切仪",针对饱和疏松粉煤灰进行了主应力轴持续旋转的循环剪切试验,在不同初始固结应力比的两向固结应力条件和不同初始主应力方向角的三向固结应力条件下,探讨了粉煤灰的孔压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主应力轴连续旋转条件下,固结比Kc和初始大主应力方向角α0对粉煤灰的孔隙水压力特性具有比较显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