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海原台钻孔应变观测资料分析研究

来源 :中国地震监测预报论坛暨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249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Morlet小波方法,分析全球巨大地震活动周期谱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给出置信度水平,得到如下结论:1、全球地震活动存在着置信度远超过95%的50年左右显著活动周期,此外还存在80-100年左右显著性不强的活动周期。2、通过对全球地震M≥8.3级M-T图和M≥8级应变能时间序列图进行分析,全球巨大地震活动主要存在着50年左右周期。
本文对自动地震速报系统的总体运行情况、漏报情况、误报情况以及自动结果的参数精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下一步发展的一些思路和建议。
本文就“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主要介绍了观测台网、科学台阵探测系统、数据处理与加工系统等几部分构成。
针对中国地震预测预报发展的需求和地震观测系统新发展,现就中国特别是强震重点防御区地震监测及防御能力的提升,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了研究。1、大地震中长期危险性判定及地震大形势预测关键技术研究,2、基于数字化观测技术的强震短临预测关键技术研究,3、地震应力环境探测技术与方法研究,4、面向公众的地震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会议
本文使用中国地震局台网中心编制的1970年1月至2011年12月河北及邻区全国小震月报目录,对震前趋势性预测(震前4年、6年、8年)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选取不同的时间尺度,探讨各震例震前地震矩释放(AMR)加速现象在不同时间尺度、不同的空间扫描半径所呈现的特征,归纳出表征震前某一时间点具有地震矩释放加速特征的空间优势扫描半径,进行震前地震矩释放计算与分析,以期对研究区未来强震危险性进行预测分析。
识别亚失稳应力状态,研究其力学机理及与之相关物理场的演化特性,对于分析地震潜在危险性以及危险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意义.在实验室,标本进入亚失稳态的标志是应力由积累转向释放,进而转向加速释放.根据应力位移曲线几乎都能在失稳几秒前预测失稳的到来.利用实验室既能观测应力-位移曲线,又能观测到标本表面各种物理量的时空变化的优势,研究各种物理量在亚失稳阶段的时空演化特征.
本文针对汶川大地震后对地震预测体系的反思,总结了对强震中长期的地震构造部位、段落的研究重点和基于动力过程的地震大形势预测主要技术难点和重点。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