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尾虫镜像骈体自身各部移接的实验

来源 :中国原生动物学学会第九次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5191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镜像骈体棘尾虫横断后,再将前后切块的左右半细胞做对折骈接。前半部分切块对折后有67℅成为镜像对称骈体;有33℅形成末端对末端的镜像骈体最后开成为一正常虫体和具有反向口围带的单体虫。后半部分切块对折后基于上全部形成镜像骈体。这一事实可用位置值的添加理论来解释。但也暴露出预存的缘棘毛在确定形成镜像对称骈体或末端对末端的镜像骈体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黑眼湾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年.我的童年,我的少年时代都在那里度过.二十年里,我把自己的开心快乐、忧愁泪水播撒在了黑眼湾的沟沟壑壑.rn年少时极其痛恨黑眼
期刊
介绍了宜昌市人民政府决策支持系统YCGDSS的研制背景、研制方案及计算机实现。该系统为宜昌市人民政府最高领导层提供了宏观战略决策的参考依据和科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最后
本文采用GC-MS对宜昌细辛挥发油的成分进行了测定,共测出56种成分,其中26种化合物已确性.
<正> 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了钋和镭。是谁,是什么报刊最早把这新发现的放射性元素介绍给中国民众的呢?长时间以来,人们多以为1903年鲁迅发表在《浙江潮》上的《说钼》一文,是最早向中国人民介绍镭元素的文章。其实不然。最早向中国民众介绍这方面知识的,是我国近代著名科学家杜亚泉先生和他创办的《亚泉杂志》。
该文利用半薄连续切片和超薄切片对贻贝棘尾虫口胞器的显微及亚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澄清了口侧膜和口内膜的立体位置,发现一非纤毛的辅助膜挨近于口膜的腹侧,它与口内膜一同进
采用55-60℃热处理,硫酸铵分级沉淀和DEAE-SepharoseFF柱层析将贻贝Cu.Zn-sOD纯化到均一程度,得到soD制品,总活力3698u,比活力782u/mg回收率为21℅,测得该酶分子量为32000,亚基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