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缸开裂的临界裂纹尺寸分析

来源 :中国力学大会2011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tingm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缸在打压时开裂现象时有发生,通过对汽缸材料的常规力学性能和断裂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以及对汽缸工作状态下的受力的有限元方向,用断裂力学方法可以计算汽缸不同位置的临界裂纹尺寸,为汽缸的无损检验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基于圆球压入试验技术,发展了直接从载荷-压入深度曲线中获得材料单轴应力应变曲线的方法;根据A533-B钢、C40钢、316L不锈钢和退火Cu四种材料的压入试验结果,新方法的有效性和精度得到了验证。
对SAPH440板材采用薄片漏斗试样进行了室温下的等幅低周疲劳试验,基于局部应力应变相等的疲劳损伤等效原理,建立了用于估算材料疲劳寿命的Manson-Coffin模型和循环应力应变方程。对于符合Masing律的材料,提出了一种获得循环本构关系的新方法,用转子材料B65A-S的低周疲劳试验进行了验证。通过基于标定循环本构关系的有限元分析,建立了薄片漏斗试样平均应力到漏斗根部轴向应力、测试应变到漏斗根
在普通Q235钢板下表面铺设碳纤维智能层,并对其进行三点弯曲试验,试验过程中钢板下表面的智能层的电阻变化率的变化与钢板下表面的平均应变的变化呈现很好的一致性.实验结果表明:智能层的电阻变化率随钢板应变线性变化,分析得到智能层各分段的灵敏度分别为112、105、105、115,远高于电阻应变计的灵敏度.智能层各分段的电阻变化率曲线与钢板相应段的应变变化曲线吻合度很好,具有很好的重复性,统计智能层的电
通过构造以损伤参数为未知量的超定非线性方程组,本文提出了三种改进的框架结构损伤的检测、诊断与评估方法:改进的一阶迭代法、改进的混合迭代算法与改进的动静结合法。通过对框架结构损伤识别的数值模拟分析,验证了三种改进后的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但在求解大损伤或者多损伤时,一阶迭代算法迭代速度较慢而且容易出现偏离真值较远不易收敛的情况,混合迭代算法与动静结合法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缺陷。对于多损伤或者大损伤,混合
简要概述了飞机结构健康监控系统概念和作用,重点阐述和讨论了结构健康监控系统的技术原理和方法,包括lamb波、智能夹层、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电位、声发射、机电阻抗、应变和应力以及单机寿命监控,并论述了监控信号处理技术,最后展望了健康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的发展。
纤维混凝土是当前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高性能复合混凝土材料,混杂纤维混凝土是将两种或多种纤维增强材料加入到基体混凝土中,产生一种既能发挥不同纤维的优点,又能体现其协同效应的新型复合混凝土材料,比普通混凝土在强度、韧性和抗侵彻爆炸性能等方面有显著提高。本文用电液伺服压力试验机,对强度等级为C80 的基体混凝土和钢纤维体积含量为1%~5%的混杂纤维混凝土进行全过程压缩试验,分析了混杂纤维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
本文结合某大型动载设备高压室的实际使用情况,采用的Shigley近似法对高压室进行了疲劳计算与分析,得出了初步结论,为该设备的技术改造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安全系数不降低的情况下,可确保技术改造后的设备整体指标不低于设计值100MPa,寿命不少于20年,可以满足设备技改要求。
按照GB/T 22315-2008《金属材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试验方法》的要求,在MTS-809材料试验机上完成了金属材料弹性模量的测试,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确定了材料的弹性模量。根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弹性模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表明,确定弹性模量的不确定度既要考虑A类不确定度,又要考虑B类不确定度。
介绍了用45号钢薄壁试样进行的拉扭组合试验,测试材料经预拉伸和预扭转后的后继屈服面形状及演化趋势。试验采用偏移应变法定义屈服应力,讨论了不同的偏移应变对试验确定的后继屈服面的影响;讨论了单试样法和多试样法两种方法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在不同塑性应变幅下对[233]共面双滑移取向铜单晶体进行疲劳变形直到饱和,然后在不同温度下对疲劳变形后的样品进行退火处理.利用扫描电镜电子通道衬度(SEM-ECC)技术观察疲劳和退火后样品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为300℃时,疲劳位错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回复.当退火温度升高至500℃和800℃,疲劳后的晶体均发生了严重的再结晶,并且有大量的退火孪晶出现.再结晶和退火孪晶的出现与退火温度、外加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