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因子与电力障碍关系评估

来源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象应用于电力运行中的目的是减少损失和浪费,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德州电业局与气象局定立服务合同以后,气象服务为电力科学调度与合理生产提供了有效依据.德州电网负荷预测准确率大幅提高,年负荷预测准确率由96.76%提高到98.06%,提高了1.3个百分点.同时,某些气象因子达到一定量级后对电力运行的破坏也是显著的.本文重点就德州电业局电力调度中心提供的11年电力障碍资料,用相关分析法分析出雷电、大风≥17.0m/s及日降水量≥10.0mm风雨天气(此三种气象因子年出现日数之和用x表示)对电力运行造成的损害,从而得出电力障碍(y)与气象综合因子(x)之间的初步函数关系式y=0.5405x-7.8291.结果表明,x与y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871,并通过α=0.001信度检验;经过检验,发现有36%的样本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较大,即模拟方程有82%利用率.而雷电、大风≥17.0m/s及日降水量≥10.0mm风雨日数其中任意一种气象要素与电力障碍的关系就11年资料分析,无规律可循.通过对气象因子出现量级导致电力运行障碍个例进行分析得知:德州地区现行电力运行设备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处于中级水平.资料显示:一年四季,气象因子出现的频率和量级是无规律的.同一量级的气象因子,或没有造成障碍,或造成一类障碍,或造成二类障碍.其中2009年4月15日、19日的风雨天气,造成线路跳闸27次,5月9日、10日风雨天气跳闸12次,分别居11年资料一类障碍之首.在德州地区,雨凇、雾凇、雪凇每年的出现次数较少,且程度较轻,尚未出现对电力运行造成障碍的个例出现.
其他文献
利用卫星云图及柳州Doppler雷达等资料,对2010年6月17-18日发生在桂西北局地性的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高原有小槽不断东移、超低空西南急流的建立和华南静止锋位于黔桂交界一带为此次暴雨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背景;(2)这是一类华南静止锋上MCS引发的暴雨.静止锋附近有明显的上升运动区存在,非常有利于中尺度对流的发生发展.(3)高水汽、高对流不稳定能量、低对流抑制能量和
统计桂东北1991-2008年近二十年对国民经济影响重大的冰冻灾害天气过程,按过程形态分为三类:干型、湿型和干湿混合型.选取三次过程代表三种不同冻害天气类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类型均在强冷空气影响的背景下发生,不同的是:干冻害(199年)是由典型的辐射降温引起.500hpa中高纬为一脊一槽的型式,脊位于西伯利亚至贝加尔湖一带,槽位于我国沿海,桂东北处于槽后脊前西北气流控制,850hpa为冷
由于西南涡在暴雨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我国气象工作者对西南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西南低涡东南移动影响华南的为数虽然相对少,但东南移的低涡往往给给华南西部带来突发性的大范围的强降水.而目前对东南移影响华南地区天气的西南涡研究也相对较少,对影响华南地区的西南低涡的结构和发展机制尚缺乏足够的认识.本文利用NCEP逐日FNL资料,对5月31日20时至6月1日08时西南低涡从贵州东南移进入广西造成广西特大暴雨时段
应用兴义多普勒雷达资料和相关实况资料,分析了2009年4月14日傍晚发生在黔西南州安龙、兴义和兴仁的一次强雹暴天气的环境条件和雷达回波结构,详细分析了强雹暴发展过程的回波结构特征,以及在超级单体中观测到的中反气旋流场结构.雹暴发生在地面加热强烈,低层热低压发展,中层有小槽发展东移,高空有急流的背景下.小槽触发的对流云团在东南移的过程中,在不稳定层结和较强垂直风切变的作用下发展成为超级单体.强风暴在
本文通过常规资料、FY-2E卫星的TBB网格资料(0.1°×0.1°)以及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从环流背景、低涡的结构、物理量场等方面对5月31日-6月2日的强降水过程成因进行分析.南海夏季风于5月第5候在中北部地区爆发,较常年爆发时间(5月第4候)稍偏晚,南海季风爆发,东亚夏季风环流形势的建立,为华南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此次过程是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高空切变底部诱发出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和每6小时一次的NCEP1×1分析资料,对2008年6月8日~18日广西连续暴雨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和物理条件进行了分析.通过大尺度环流分析,认为本次连续性暴雨过程产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是:500hPa中、低纬广西维持低压槽区,利于暖湿气流向华南的输送,中、高纬东亚大槽和其后部阻塞高压形势维持,贝加尔湖以西宽广的槽区不断有小槽分裂东移,使冷空气不断南下与暖湿气流在广西相遇
居住气候环境在住宅小区建设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高品质住宅小区,良好的居住气候环境已成为房产销售的重要宣传内容,开展住宅气候环境分析也逐渐备受欢迎.本文采用将常规气候资料与低空探测、数值模拟结果相结合的方法,对杭州市一规划住宅小区开展了气候和气象环境综合评价工作,阐述了住宅小区的气候背景,对比分析了小区的局地性气象环境,并揭示了小区建成后其温度和风场的变化特征,从而为小区的建设提供了气候资源趋
本文利用杭州1951-2008年的地面观测资料,使用一定的标准重新判别灰霾过程,分析研究了杭州灰霾的气候特征,探讨了灰霾的发生与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并对2009年夏季典型的灰霾过程和清洁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随时间推移,杭州的灰霾天气呈明显上升趋势,期间出现两次跳跃式增长.灰霾的发生与空气污染密切相关,灰霾天数与空气污染指数(API)之间的年际变化和月际变化的趋势都保持一致.灰霾的产生受
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地面自动观测集成系统,系统基于CAN总线,由中心站计算机、软件和各种分采集器组成,具有积木式扩充特点,独立性好,稳定性高、信号衰减小,适合多点多要素方式监测.研制了集数据查询、统计计算、报警监控等于一体的数据管理软件,软件具有可扩性好、功能完备、运行稳定、界面友好等特点,能满足拓展新的观测要素的需求,具有良好的推广性.
为了分析2008年1月下旬南昌市出现冻雨灾害成因,通过对此次天气过程的大气环流形势,以及1月20日~31日南昌站大气垂直温湿场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乌拉尔阻塞高压的稳定维持、冷空气频繁、暖湿气流强盛以及大气中存在明显逆温层等因素,是导致这次南昌市出现长时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最直接原因;逆温层中冷暖气层的变化以及中低层湿度的变化是影响冻雨天气出现的重要因素;逆温层中暖层增温以及暖层下冷层的加强是冻雨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