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剩余污泥融胞效果的影响研究

来源 :第九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k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了几种预处理方法(热-碱、热-酸、超声波-碱及超声波-酸)对污泥融胞效果的影响.比较这几种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热-碱和超声波-碱能有效促使污泥细胞中有机质的融出,使得液相中的有机质浓度显著增加,而二者中又以超声波-碱处理效果优于热-碱.超声波-碱预处理剩余污泥后,VS的去除率可达到61.51%(TS约为37.48%,pH值12.5左右时)液相中TOC、TN、蛋白质和总糖的浓度增加倍数分别为7.62、4.97、23.85和12.19.通过激光粒度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处理后污泥的理化性质和表观结构进一步分析,表明,超声波-碱和热-碱不仅能破坏污泥的絮状结构,更能进一步破坏微生物细胞结构,使得预处理后污泥粒径急剧变小,颗粒表面出现微小的空穴;而超声波-酸和热-酸仅能破坏污泥的絮状结构.
其他文献
本文从生物制氢反应器中分离鉴定、培养产氢发酵细菌并发挥其最大产氢能力,是提高利用高浓度有机废水制氢系统产氢能力的重要因素.首先进行连续流发酵法生物制氢系统的工程调
本文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对蛤蟆嘴高温热泉两类不同温度的菌席样品进行微生物多样性的初步研究,从中选出代表性菌席样品D和E,经16S rDNA克隆文库的构建和克隆的扩增rD
本文采用混合培养的方式研究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相互作用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1.6×106cell/ml)的铜绿微囊藻能刺
本文比较了SBR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和絮状污泥对不同浓度氨氮废水的去除情况,并借助定量PCR(RT-PCR)和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分别研究了两种污泥中氨氧
本文对比考察了两株光合细菌(Rodobacter sphaeroides AS1.1731与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AS1.2352)和构建的一株基因工程菌(Escherichia coli YB)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磺
在高效厌氧反应器高负荷运行的工程实践中,厌氧颗粒污泥的沉降特性与膨胀特性对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沉降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的形成和保持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厌氧颗
本文采用筛选、驯化的工程菌,对活性炭(GAC)进行固定化,使之成为固定化生物活性炭(IBAC),通过高锰酸盐指数(COD)、浊度、UV254、氨氮、亚硝酸盐氮和水中有机物种类的变化,探
本文将臭氧-固定化生物活性炭技术应用到大庆石化公司水气厂,并对活性炭罐C、D、F、G、H五个炭罐出水的高锰酸盐指数和浊度进行加样分析,高锰酸盐指数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68.4
本文利用3个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命名为R1、R2、R3)和1个间歇气提式内循环反应器(SBAR,命名为R4),处理低碳氮比实际生活污水,系统考察改变沉淀时间的方式对形成硝化好
嗜冷菌是指生活在低温环境下且其最高生长温度不超过20℃,最适宜温度在15℃,在0℃可生长繁殖的微生物.低温微生物具有细胞质膜的流动性、低温酶、蛋白质合成及冷休克蛋白等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