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MN大型模锻压机工程设计回顾

来源 :第7届全国精密锻造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832793x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模锻件的生产能力及水平对国防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它对于军事航空工业,如飞机制造工业等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和深远的影响.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承担了中国第二重型机构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二重)800MN大型模锻压机的工程设计,技术人员紧密合作,克服国内无同类工程可借鉴、资料匮乏、时间进度紧等种种困难,在中国二重800MN项目指挥部的技术人员紧密配合下,最终圆满地完成了大型模锻压机工程设计和施工配合工作.
其他文献
为研究H70铜合金加工过程中与3Cr2W8V模具钢配副的摩擦磨损情况,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LECO AMH43自动硬度测试仪、Olympus3D OLS400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AMSLER环块磨损试验机等手段考察了3Cr2W8V模具钢与H70铜合金磨损后试样的组织状态、硬度、表面物相和磨损形貌.结果表明:3Cr2W8V块体强度较高,但塑性较差,在磨损后试样的亚
某型号重型前轴经淬火、回火后发现明显的裂纹.对失效前轴进行化学成分及金相分析检验.结果表明:裂纹为淬火裂纹;裂纹产生主要原因是表面凹槽缺陷引起的淬火应力集中;前轴表面凹槽缺陷是第四道辊锻模具引起.
在Gleeble3500热模拟机进行热压缩实验研究了多火次锻造对核电叶片钢1Cr12Ni3Mo2VN的微观组织的影响.试验采用了不同的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分别模拟三道次变形对叶根和叶身处微观组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多火次锻造的微观组织具有一定的遗传型,最终晶粒组织主要由最后一火次变形来决定,实验结果得到叶根的晶粒度为6级,叶身的晶粒度为6.5级,达到了核电叶片晶粒度4级的要求;最后一道工序锻造温度为
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免退火冷镦钢SWRCH35KM热变形后连续冷却过程相变规律和珠光体在线球化行为,并分析了在线软化过程组织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实验钢0.1~25℃/s冷速范围内均发生了铁素体珠光体转变,珠光体发生在线球化的临界冷速为0.2℃/s.800℃变形后缓冷过程中,发生珠光体球化的关键温度区间为660~630℃.细小的珠光体团及粗大珠光体团的边缘,均易发生珠光体球化
某型号汽车转向弯臂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早期断裂失效.通过对弯臂的化学成分、断口形貌、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确定了弯臂的断裂失效原因.结果表明:弯臂锥台表面存在凹痕及加工刀痕,其形成的附加应力集中是造成断裂的原因之一;在断口处,发现存在魏氏组织,使得基体材料硬度、韧性降低从而加速裂纹的扩展,最终致使弯臂发生早期断裂.
采用粉末锻造工艺制备了Fe-1.9Ni-0.5Mo-0.6C材料的环形制件,对其热锻过程中密度、硬度、孔隙与微观组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粉末热锻工艺制备的环形制件,密度从冷压烧结工艺的6.6g/cm3提高到7.63g/cm3,致密度达到98.5%;硬度从44HRB提高到98HRB.粉末锻造减少和消除了孔隙,改善了显微组织,提高了零件的力学性能.
基于JMAK模型和Scheil叠加法建立了连续冷却相变动力学模型,通过测定动态CCT曲线、连续冷却转变动力学曲线,确定了0.1~1.0s-1冷却速率、900~1000℃变形温度范围内的模型参数,并利用热模拟压缩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将模型应用于反挤压,结合实验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变形后采用砂冷方式所得试件不同位置的微观组织与冷却速率、变形量的影响,实测值与计算值表明该模型可有效预测X45钢锻后冷控
等温局部加载为钛合金大型筋板构件的成形制造提供了新的可行途径,由于成形过程中加载区的材料会转移至未加载区,易使构件产生充填不满、折叠及筋错移等成形缺陷.为此,本文采用不等厚坯料研究材料初始体积分配对局部加载过程中材料流动及成形缺陷的影响.结果发现:分模线附近的材料体积分配对局部加载成形缺陷具有重要影响,减少分模线附近的坯料初始体积可消除折叠缺陷并减缓筋错移量,但可能引起充填不满.合理调控分模线附近
本文建立了真空高压淬火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真空高压炉内气体流场和工件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得到淬火过程中工件不同位置冷却曲线.入口氮气流速为30m/s,出口为自然状态时,对比数值模拟和试验得到的工件表面及心部冷却速度,二者较吻合,证明模拟模型能准确预测氮气淬火过程.
本文提出了难变形材料在模锻工艺条件下出现裂纹风险的评估方法,即在一定的应力应变状态、应变速率和温度不均匀的情况下,判断塑性变形过程中工件是否会发生开裂.此方法基于5MN液压机的实验室平台上的可锻性压缩试验和QForm软件的数值模拟延性断裂准则结果.并用工件实际生产结果对评估方法进行了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