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与雅典民主政治

来源 :“史学视野下的世界与中国话语”研究生论坛暨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华学院第三届研究生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ba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雅典城邦的公民,同时也是一位哲学家,不过他的哲学并不像一种哲学学说,更像是一种思想风格。作为学者,苏格拉底本身没有著作,他的思想都是通过交谈和对话展现的,因而他的思想也是以对话的形式由他的学生保留下来。苏格拉底的形象大多数来自于柏拉图和色诺芬,他们笔下的苏格拉底,博学睿智,胆略过人。苏格拉底本身所绽放的光芒离不开雅典民主政治为他所提供的环境,但苏格拉底最终又陨落于雅典民主政治之下。通过对苏格拉底以及苏格拉底之死来进行剖析,可以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一个更加客观、深刻的认识。
其他文献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巩固英美同盟,支援中国抗战,英国于1942年2月2日宣布向中国提供五千万英镑财政援助。这笔贷款是战时中英达成的一笔数额最大的信贷,但由于两国在政治立场、利益需求上的差异,贷款交涉“一波三折”,中英围绕着贷款数额、贷款用途、贷款使用限制以及是否能将贷款延至战后使用等问题发生分歧。交涉贯穿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到抗战后期整个过程,对战时中英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清代交接,也叫交代或交盘,是指官员在新旧交替时,所做的各种交接事务,是清代地方管理中重要的政治制度。省例作为清代地方重要的法规文件,制定了很多关于官员交接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中含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及区域间的差异,且内容多数以具体交接的规则为主,呈现出多样的法律公文类型。同时省例中的官员交接内容,又是对国家律令的有益补充,也是极具地方特点的官员交接法规。
二战结束后,香港面临一系列民生问题,急需大规模社会救助。重执权柄的港英政府,从施予临时物质救济和提供、改善公共服务两方面着手,以求破解民生困局。香港华民社群则通过慈善组织平台,在救助失学、救护伤亡、施赈灾贫等方面接连发力。社会救助过程中,港英政府积极支持、鼓励民间慈善事业,基本达到官民双方通力协作的状态。救助本港灾黎饥贫之余,香港各界也积极援助大陆善后救济事业。总体而言,战后初期的香港社会救助事业
清初,迭遭兵燹的湖南地区经历了兴垦、均编粮里、清丈等重建赋役秩序的过程。康熙四十三年发生在衡山县的废甲编区,呈现了清初里甲赋役改革的丰富面相。因应时任偏沅巡抚赵申乔革除里排、滚单催征的举措,衡山县打破里甲的束缚,改革中坚持粮不过区、就地编区的原则,重塑了十七字四百三十七区的赋役区划体系。编区因配合滚单的推行,兼顾基层人居格局,孕育了字区的地缘性色彩。以康熙五十三年新一轮的清丈为契机,知县葛亮臣在原
对于万历二十五年顺天乡试科场案,学者们从当时政治环境出发,认为副主考焦竑是受政治对手排挤而遭诬陷,此说似乎已成定论。然而,从文化史的视角,基于当时科场案的发生原因,案件的审理程序和对史料的梳理,包括不同史料来源及后世正史对科场案的记载来看,焦竑在政治上受排挤是事实,但科道官对其“文体险诞”的指摘也是职责所在,并非没有凭据。在科场案中,焦竑存在承担过失过重,但完全归咎于政治对手排挤和诬陷则也有失偏颇
“君子”一词以秦汉分界,在先泰时代多指代上层贵族,汉代以后开始与思想道德层面相关联。在出土秦简中,君子作为上造至不更之间的一级士爵,是公卿大夫士位系统中的位于中下层的士。伴随武帝及其以后儒家思想对于中国社会阶层的渗透影响,从而成为“君子”由身份等级向道德符号演变的关键线索。
秦代对于官吏考课已有严密的机制,泰简的刊布使得秦官吏考课研究纵深化。秦简律文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官吏“代偿”行为,表面上是对于官吏行为失当实行的惩罚,但实际上是为防止影响官府考课和上计而制定的应急规定。此外,秦律令在某些方面规定偿者“有偿于公”而死或亡,是不责父母、妻子、同居的。“代偿”行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不影响以“文书行政”的秦政府对于地方的管控。
《旧唐书·地理志》中叙述州县沿革的文本包含两个层次的史源:(1)《括地志》和韦述、柳芳的增补;(2)韦述、柳芳《唐书·地理志》和五代史臣的增补。韦述、柳芳等人钞撮了《括地志》中所记载的贞观十四年以前的文字,再补充以贞观十四年之后的内容,将政区资料下限尽可能地调整到了天宝十二载,形成《唐书·地理志》。五代史臣以韦、柳《地理志》为基础,因袭该书的书写格式和天宝十二载以前的文本,对一些文本进行改造、调整
自乾隆末年到嘉庆一朝,广东海盗的治理成为国家难以悬断的国家大政。围绕海盗治理的话题,朝廷上下展开热烈的讨论,形成以朝廷治理海盗的言说。其中在面对传统治理手段无法奏效的情况下,朝廷的默许和地方官员的鼓励支持下,广东沿海团练逐渐兴起,并成为清代中晚期海防体系中的一部分。代表民间海防力量的地方团练是清代晚期地方军事化的肇端,其形成与发展对地方秩序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通过考察壬辰战争期间朝鲜向明的几次辩诬及其相关情况——战前朝鲜隐瞒所引发的圣节使金应南入京奏报倭情、陈奏使韩应寅入京呈文辩诬;战争开始时明廷派崔世臣、林世禄入朝考察以消除其对朝鲜的疑虑;战争结束前朝鲜为杨镐辩白及应对丁应泰弹劾的辩诬——得出结论:朝鲜向明辩诬具有较多不确定性和难以界定的地方,所以不能称之为制度,而应称为一种维护朝鲜自身利益的制度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