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297靶向Sigma 1受体促进心肌肥厚发生的研究

来源 :2017中国生物材料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_zhijie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igma1受体(Sigma-1receptor,Sig-1R)是一种配体调控的内质网分子伴侣,参与了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过程.研究报道,microRNA(miRNA)与心肌肥厚密切相关.但目前不清楚Sig-1R是否受miRNA的调控.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提示Sig-1R与miR-297存在潜在的结合位点.因此,探索miR-297是否通过调控Sig-1R参与心肌肥厚的过程及其潜在机制.miR-297通过靶向抑制Sig-IR,激活XBPls及ATF4信号通路,促进心肌细胞肥大的发生。
其他文献
生物医用材料植入血管后,其血液相容性是评价材料性能的主要依据之一.血液相容性是生物材料与血液接触时对血液破坏作用的量度,包括是否导致血栓、破坏红细胞、血小板减少或被激活;是否激活凝血因子和补体系统;是否影响血液中多种酶的活性和引起有害的免疫反应等.具有良好血液相容性的生物材料应具有如下性能:无粘附血小板作用,不发生血栓;不激活凝血系统,延长凝血时间;不对其它血液成分产生不利的影响.目前临床中应用的
医用可吸收聚乳酸膜是以聚乳酸为原料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用于术后防粘连.聚乳酸是一种合成脂肪族聚酯类高分子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包装、农业等领域,尤其是在医药方面.随着可降解医疗器械产品的数量及品种的增多及及国家相关法规政策的不断完善,这类产品的降解产物的分析研究也迫在眉睫.本研究在聚乳酸降解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聚乳酸降解机理,聚乳酸降解先酯键断裂,降解成短链聚乳
本研究拟收集IVC条件下SD大鼠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的背景数据,总结了87只孕鼠和799只活胎鼠的相关指标,为本实验室及相似条件实验室本项试验的结果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材料与方法:SD大鼠(动物来源: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繁育场),雌鼠7~8周龄,雄鼠8~9周龄,IVC条件下适应14天后雌雄2:1交配,雌鼠阴道涂片法检出精子当天记为孕0天;妊娠期间每3天称重一次;于妊娠第20天剖检孕鼠,将左右两
可吸收性材料被广泛的用作各种医疗器械的加工和制作中,常见的可吸收性材料包括胶原蛋白、壳聚糖、透明质酸钠、硫酸软骨素等.然而,由于这类产品组成成分多样,并且作用机理也更为复杂,其安全性评价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许多可吸收性材料由于其材料的可溶解特性,因此对其生物学评价过程中就应多方面考虑.同时许多可吸收性材料是植入类器械,与血液直接接触,产品的致热原性是产品安全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因素.热原反应包括内毒
当丝素纤维作为血管材料时,细胞相容性尚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为改善丝素纤维人工血管材料(SFF)的生物相容性,拓展其在小口径人工血管领域的应用.采用层层组装法(LbL)在SFF表面构建再生丝素蛋白(RSF)和壳聚糖(CHI)多层膜,并对组装前后材料的细胞相容性进行评价.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主要通过支架移植或心脏搭桥术治疗.然而小口径的人造血管移植通常以血栓和炎症反应而以失败告终.为了提高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和抗炎功能,通常选用生物相容性好的材料作为血管支架的基底材料,并对其进行修饰,使得其同时具备低免疫原性和抗血栓性能.以离子液体为溶剂能够极大提高胶原的溶解度并且制备出的膜材料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本研究为以后胶原膜在组织工程领域的
本研究选用国外进口Ti6Al4V粉末分别采用EBM和SLM技术进行打印制备相同结构的钛合金试样,对其理化性能和生物安全性进行分析,为3D打印生物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与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采用压汞法来测定制备多孔钛合金的孔隙率,并通过金相分析和扫描电镜来观察两种制备试样的微观纤维组织结构差异.
塑料作为一种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的生产加工.塑化剂是一种被添加到塑料专用料中,用以改进其柔软性、延伸性和加工性的物质.塑化剂与塑料原材料的结合是一种物理过程.因此,塑化剂会随着时间增长从塑料体缓慢逸出,进入到与之接触的介质中.前国际上对医疗器械中塑化剂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非常关注.气管导管是临床常用的一类医疗器械,主要通过上呼吸道插入气管内,以保障病人呼吸道通畅。由于气管导管在使用过程中
目的:观察DNA去甲基化酶对紊流剪切应力ApoE-/-小鼠内皮-间质转化(EndMT)的影响.方法:将30只8周龄的雄性ApoE-/-小鼠采用颈总动脉局部结扎的方法建立紊流剪切应力ApoE-/-小鼠模型,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和TET2过表达组.高脂饮食喂养4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血脂水平;分离颈总动脉,冰冻切片,苏丹Ⅳ染色法观察脂质蓄积情况,HE染色法观察病理形态改变,免疫荧光法检测CD31
颅内动脉瘤是脑血管的病态膨胀,主要发生在Willis环血管分叉处.Willis环是大脑侧枝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血流动力学特性对脑缺血疾病的认知和预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左右前脑动脉以及前交通动脉是Willis环的重要组成血管,当单侧前脑动脉发育不良或缺失时,为了保证该侧正常的血流供给,前交通动脉的直径较正常血管明显增大,其血流量相对较大.而临床数据表明,当单侧前脑动脉发育不良时,前交通动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