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电气设备选型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雅砻江虚拟研究中心2018年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K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原地区特有的低压缺氧环境,对电气设备的性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就使得设备选型尤为重要.本文以位于川西高原的雅砻江上游施工供电工程为例,对电气设备选型的全过程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结合设备后期的运行状况总结了高原设备选型的主要经验,以期为后续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两河口水电站的工程概况及采暖通风系统设计要点.在冬季采暖设计中,研究了三个类似高寒高海拔电站的采暖措施及实际效果,分析出以目前的技术手段最适合的采暖模式,地下电站保温效果较好,主厂房可不设置采暖措施,副厂房局部设置采暖措施.对厂房的发热量、散湿量进行了计算,对气流组织进行了分析,选择了全面通风垂直气流组织,局部采暖加空调相结合的方式,满足厂内的温湿度需求.
为保证钢岔管在水压试验过程中能够安全进行,本文描述了声发射实时监测技术对钢岔管焊缝和母材产生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实时监测的方法.在升压之前,用断铅信号模拟源分析了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声发射信号衰减的情况,并给出了满足同类型试验的幅值与传播距离的关系式;在升压和保压过程中,综合采用声发射源的平面定位分析法、特征参数分析法、波形分析法对出现有意义的声发射信号时段进行了详细分析,为钢岔管水压试验的安全监测提供
清水混凝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主要是以降低工程造价为原则,符合工程建设节能减排、绿色施工、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发展方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这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其还有待更深入的发展和理论研究.本文阐述了清水混凝土配合比、模板体系、施工工艺等主要技术问题及控制要点,研究了清水混凝土在水电站的应用范围及标准,分析了清水混凝土对水电站构建物尺寸及净空的影响,推
雅砻江杨房沟水电站地下洞室群施工布置紧凑,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开挖支护工程量大.工程坚持“安全为天、质量是命”的管理理念,始终按照“动态设计、本质安全”的工作原则,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揭露地质条件,及时优化支护参数、调整开挖方法,形成设计、施工、监测反馈快速响应体系,顺利完成厂房开挖.同时,结合现场实际积极推行改进设备和优化工艺等有效措施,极大地降低了安全风险,同时加快了施工进度.监测成果显示,围
结合复核材料理论,对钢纤维混凝土的界面微观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劈裂、单轴抗压强度试验验证了钢纤维不同的分布状态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针对钢纤维拉拔试验结果,通过极差分析对各个因素对钢纤维混凝土抗拉强度的影响效应进行了排序,同时提出采用钢纤维数量代替钢纤维体积率进行基体抗拉强度计算更为准确,可供钢纤维混凝土强度试验参考.
在桐子林水电站金属结构(以下简称“金结”)安装过程中,管理局充分发挥项目管理人员具有电厂运行维护的工作经验优势,从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各个环节出发去挖掘问题、合理建议、解决问题,有效地将“建”和“管”紧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为电厂后期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维护、检修的便利创造条件,尽可能地避免了设备移交电厂后设备的技术改造工作.
目前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或多或少都存在开裂的现象,甚至普遍认为“无坝不裂”.在目前的设计、施工管理体制下,要使大体积混凝土做到无裂缝,经济投入大,技术水平要求高.本文就桐子林水电站工程对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在温控防裂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论述,供大家讨论研究.
随着水电工程开发建设逐步向西部崇山峻岭、高山峡谷转移,将面临高寒高海拔、复杂地形地质条件等,对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技术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采用更加快速有效的施工技术.本文依托桐子林水电站,对导流明渠左导墙末端深厚覆盖层加固及防淘、一期围堰堰体堰基覆盖层防渗、二期上游围堰左堰肩深厚覆盖层防渗等关键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及科技攻关.详细介绍了采用框格式混凝土地下连续墙进行导流明渠左导墙末端
桐子林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管理以“建精品工程”和“创机电品牌”作为机电管理目标,把工艺质量管控作为工程建设管理的重点,以达标投产管理为抓手,在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抓质量管控前期规划,强化主导引领作用;抓固化工艺,强化过程控制;抓制度修编,强化管理流程;抓样板标准,强化示范引领;抓质量管控,强化责任落实,为电站达标投产和创建精品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总结了桐子林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工艺质量控制管理过程中
桐子林水电站坝基帷幕灌浆工程施工中,厂房坝段和泄洪闸坝段大量灌浆孔段出现涌水及“回浆变浓”现象,通过分析研究灌浆试验成果与坝基工程地质条件特点,确定了坝基帷幕灌浆工程复杂地层综合处理措施,分析阐述了综合处理措施的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