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存在问题及运行管理对策

来源 :第二届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dyaq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项目是贵州省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贵州水利“十一五规划”龙头项目。高度重视工程水质问题,并采取必要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保障,才能有效保证这项惠民工程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他文献
“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关于加快全国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土保持工程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才能保障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有效地促进“三农"工作.
困难立地条件之一为高寒干旱的岩土边坡,现浇网格生态护坡技术正是针对此进行生态恢复的一种原创性领先技术.现浇网格生态护坡技术运用植被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在困难立地条件的岩土边坡上以30%的硬化面积获得了70%的绿化面积,达到了水土保持、涵养水源、改良土壤、生态恢复的目的.
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工程在古浪段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是风蚀为主的典型区,土壤侵蚀模数在2500—5000t/km2a之间,侵蚀程度为中度.在治理措施上,建议布设重力式挡墙的片石垛、削坡,并辅助以明渠式引水、防渗和条状护坡等工程措施;同时选择白榆、柠条、扁穗冰草和苦豆子等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的树种草种稳固边坡,防治由于工程所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
重庆市公路建设、城镇建设、矿区建设、水利水电建设等丌发建设项目,因地形地貌而造成隧洞开挖,因矿采资源而造成耕地破坏,因三峡库区建设而造成县城搬迁,伴随大型的开挖边坡、填族堆垫现象,造成地表地貌的破坏,产生大量的弁土弃渣.这些弃土弃渣由于紧实度低、级配差、养分条件差、堆方量大等特点,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危害.在对开发建设项目弁渣场按弃渣来源和弃渣环境进行系统性分类并明确水土保持型生态修复障碍因了的基础上
以浙江尔南沿海某山体开采区为研究对象,探讨山体开采迹地生态恢复措施.本文初步提出以林草植物措施为主的生态恢复方案,选择络石、爬山虎、胡枝子、紫穗槐、高羊茅及狗牙根等植物在采石迹地不同区域进行模式配置及栽值,辅以工程措施,以期构建藤、灌、草相结合的立体群落,恢复山休开采区生态系统.
本文在全面总结南水北调东线济平干渠工程生态修复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水土保持监测成果,对济平干渠工程生态修复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济平干渠生态修复可以分为防护林模式、植物护坡模式、管理区及防护林苗木基地模式3种配置模式。工程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9.7%,水上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9.6%,工程拦渣率达到100%,土壤流失控制比为2.10,林草植被恢复系数为99.4%,林草植被覆盖率达到50.9%。
昭觉县属于边远高贫困山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根据1999年卫星遥感数据,全县共有水土流失面积1511.49平方公里,经过10年的上级部门的关怀及帮助和自身的努力已完成综合治理面积258.05平方公里。现任务还很艰巨,特针对高寒山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进行探索。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植被护坡新技术--鑫三角生态、环境、工程一体化系统,介绍了其主要的组成结构和应用技术原理。
矿山采矿迹地覆上植被恢复旨在通过最佳方式进行人工造林,逐步改变矿山水土流失严重、减少排上场所不稳定等因素造成的地质性灾害,使当地因采矿减少的森林而积得到恢复,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唰时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森林牛态和全面实施这项工程的林业产业体系.本文介绍了覆土植被恢复理论,根据昆明滇池流域矿山采空区域的特点,实施了应用示范园区的建设,总结了取得的社会意义,为矿山植被恢复提供经验利依据。
公路边坡的生态防护要在客土喷播的基础上进行植被的恢复,关键是选择适生的灌木种类与配比。文章通过不同配比的边坡牛念防护坡面植物群落调查,对植物生长势进行观察,测定植株高度、覆盖度等,通过成活率及重要值的比较,选出该坡面的优势植物种类。试验结果表明:在狗牙根与刺槐、胡枝子、马棘、伞房决明、盐肤木和车桑子混喷的坡面上,狗牙根的配比对灌木的生长影响显著。重要值排序在各试验的坡面不一致。重要值较高的种类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