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

来源 :河南省内科护理新业务及内科专业技术护理新进展暨河南省神经康复新理论新技术高级师资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S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气道护理,改善患者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减少机械通气期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方法:对临床实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加强气道护理。结果:加强气道护理的机械通气患者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明显改善,相应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人工气道的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机械通气的疗效,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应加强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护理,确保机械通气期间患者的安全。
其他文献
目的:回顾分析早期宫颈腺癌腺鳞癌术后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方法:收集2006 ~2012年ⅠB~ⅡA期宫颈腺鳞癌62例、腺癌149例和鳞癌2687例,部分术后盆腔±腹主动脉延伸野±后装放疗,行DDP、TP和FP化疗.卡方检验、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和Logistic回归行统计分析.结果:腺癌和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无区别(P>0.05),高危腺癌即使辅助放(化)疗,复发率仍高于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4(ILT4)与Ki67在上皮性卵巢癌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通过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有淋巴结转移组(37例)和无淋巴结转移组(33例),观察两组患者ILT4、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卵巢癌组织中ILT4表达情况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Ki67表达情况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 0.05);在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中,
Study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natural pregnancy rate (NPR) after laparoscopic adhesiolysis in patients who had pelvic adhesion treated with a new crosslinked hyaluronan gel
会议
目的:分析ICU病房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评价实施安全管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入住ICU的11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针对ICU病房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并选择未接受安全管理的2010年入住ICU的11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控评分,评价安全管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与护理纠纷发生率为0.12%、0.
人工气道的建立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术,是临床上解除呼吸道梗阻,清除气道分泌物,抢救患者生命的有效措施。而呼吸道湿化是保证气道通畅,维持正常呼吸功能的重要环节。在这里我们介绍两种新晋主动加温、加湿装置。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病人临床护理策略。方法:对13例机械通气效果不佳的呼吸衰竭患者应用ECMO救治,同时加强ICU环境管理及各项生命指标的监测等。结果:ECMO上机24h后,患者氧代谢情况明显改善;住院治疗15-25 d,治愈11例,死亡2例。结论:严密监测和有效的护理是ECMO救治成功的重要保证。
会议
目的:寻找一种节省资源且简便可行的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方法:将120例行静脉留置套管针的病人随机分为压力组60例和肝素组60例,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堵管及静脉炎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堵管及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肾功正常,无出、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原液压力封管法能替代传统的肝素钠溶液封管法,且具有操作简便、节省资源、减少封管液配置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引起肺栓塞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8例肺栓塞患者采用对症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配合临床治疗。结果 16例患者好转出院,余一例患者突发。结论:通过用严格制动,严密观察病情及完善相关健康教育对预防和减少肺栓塞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健康恢复有重要的意义。
目的:观察静脉输液泵应用于气道持续湿化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40例静脉输液泵持续湿化气道,对照40例间断湿化人工气道方法。结果:观察组的气道湿化通畅,肺部感染、痰液粘稠度、呼吸道粘膜充血等临床效果优于对比组的间断湿化法。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