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动物的性别控制一直是性别研究领域的热点,尤其是对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牛的性别控制的研究。目前通过牛早期胚胎的性别鉴定来控制出生牛性别的技术应用最为广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应用于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各种基因及DNA序列,主要包括SRY基因、ZFY/ZFX基因、AMEL基因、Y染色体重复序列,并对各种性别鉴定方法的原理和特点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力图为将要从事牛性别鉴定的研究人员和基层工作者提供技术参考。
【机 构】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兰州 730050 甘肃省牦牛繁育工程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50
【出 处】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物的性别控制一直是性别研究领域的热点,尤其是对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牛的性别控制的研究。目前通过牛早期胚胎的性别鉴定来控制出生牛性别的技术应用最为广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应用于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各种基因及DNA序列,主要包括SRY基因、ZFY/ZFX基因、AMEL基因、Y染色体重复序列,并对各种性别鉴定方法的原理和特点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力图为将要从事牛性别鉴定的研究人员和基层工作者提供技术参考。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蒙药三子汤对热应激小鼠的一些激素的作用,160只小鼠随机分4组:灌水组、热应激组、热-低剂量组和热-高剂量组。热应激后眼前房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的COR,T3,T4,INS。结果:皮质醇含量在热应激初期,热应激组的显著高于饮水组(p<0.05);7d时,热应激组低于其他3组,与饮水组差异显著(p<0.05)。T3含量在热应激期,无显著变化。T4含量在热应激2h时,热应激组显著高于饮水
沙门氏杆菌是革兰氏阴性兼性需氧和兼性厌氧菌,临床上它能引起从最急性败血症到隐性感染等不同程度的疾病。本文究其病因,研其症状,并通过临床观察及实验室培养予以确诊,针对不同症状辅以相应治疗方法。文章最后还提出了防治犊牛沙门氏菌病的一些方法。
“奶联社”模式是由内蒙古奶联科技有限公司于2007年在借鉴国外奶业合作社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奶牛养殖的特点,创建的奶牛养殖合作化发展的模式。本文首先从索罗经济增长模型及新增长理论两方面对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并列举了商业连锁业和IT行业的成功商业模式为实证。然后就奶联社的发展选择了大合作化的发展理念与模式加以经济学实证,证明了奶联社的创新与发展,实现了优质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中国本地黄牛一直存在生长发育缓慢的缺点,需进一步改良。跨膜蛋白18(TMEM18)是通过GWAS鉴定出来的在神经细胞中大量表达的可以调节体重的基因。有关TMEM18基因的报道很少,目前关于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该基因附近的SNP对人类BMI的影响上。牛TMEM18基因包括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本研究初步讨论了该基因对牛的生长发育等方面的作用;利用PCR-RFLP、ForcedPCR-RFLP和基因测
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钙蛋白酶Ⅰ(CAPN1)基因在草原红牛初生牛与成年牛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瘤胃、十二指肠、背最长肌组织8种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旨在探讨该基因在草原红牛初生牛与成年牛8种组织中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CAPN1基因在所检测的初生牛与成年牛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瘤胃、十二指肠、背最长肌组织等8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且成年牛的CAPN1基因在肺脏和
检测了13个家牛Y染色体特异性微卫星标记在秦川牛、大别山黄牛和郧巴黄牛中的遗传多样性。2个标记(UMN0920和UMN2303)呈现无规律的梯状条带,说明不适用于中国黄牛Y染色体遗传多样性研究;5个标记(UMN2908、UMN3008、UMN3007、UMN2001和UMN0504)呈现单态;6个标记(UMN0108、UMN2404、UMN0929、INRA189,UMN0905和UMN0103)
通辽市是中国西门塔尔牛(草原类群)主产区,黄牛质量、技术集成和产业化经营水平等都实现了率先跨越。但是,母牛繁殖成活率低一直是制约黄牛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通过调查分析,总结通辽市母牛繁殖成活率低的成因及对策,期望对牛群“多生少死”有借鉴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苜蓿在奶牛瘤胃内的有效降解率与48小时实时降解率的关系,为比较两种方法评价粗饲料在奶牛瘤胃中的降解率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动物选用4头体况良好,年龄、体重、胎次相近,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荷斯坦青年牛作为降解率试验的供体牛。分别测定不同成长期刈割的苜蓿干草在奶牛瘤胃中干物质(D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有效降解率及48小时降解率,并进一步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研制的TMR便携分级筛对滨州筛进行了改进,并通过实际应用数据,初步提出了TMR颗粒度推荐标准。2011年4月~8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保定综合试验站应用该分级筛对河北部分奶牛场不同牛群TMR进行了筛分测定,将结果综合分析,并与推荐标准进行了对比,初步提出了改进建议。
为探讨不同添加量的复合包膜甜菜碱对夏季奶牛的产奶性能的影响。由于前期试验得出:10 g/d复合包膜甜菜碱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对奶牛产奶量无显著影响。因此,本试验以10g/d复合包膜甜菜碱作为基础对照组进行比较。选取36头泌乳中后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即基础对照组、试验Ⅰ组和Ⅱ组,分别添加10g/d、20g/d和30 g/d复合包膜甜菜碱于TMR中。结果表明:奶牛产奶量随着包膜甜菜碱添加量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