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石斛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保护研究

来源 :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tianshyi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乐山石斛资源的开发利用历史,早在中国《山草经》《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石斛名义未详,其茎状如金钗之股,故有金钗石斛之称,今蜀人栽之,呼为金钗花。"根据上述:乐山石斛存在品名不清问题,我地资源十分丰富,而今某些资源品种已近枯竭,资源濒危的原因是生物学特性、生长环境的破坏,长久的连根拔起无度采集方式等。为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开展乐山石斛资源调查和品种资源生物学定名、生产、研究,解决石斛资源的再生利用,迄今为止,报道乐山石斛5种,金钗石斛、夹江石斛、赛金钗石斛、马鞭石斛、线叶石斛。分别附生树干、岩石、人工砌石梯、营养杯等,采用分蔸、扦插、压条、高芽繁育技术进行生产。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中药材的仿野生栽培,本文对管涔林区当地的柴胡、黄芩、党参进行了播种方法与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鱼鳞坑法进行播种,出苗早,出苗率、成苗率与第二年产量高,效果优于等高线水平阶法;播期试验表明药材的出苗率、成苗率及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春播、夏播、秋播。因此采用鱼鳞坑法进行春播将有助于提高药材的产量。
利用多种通信终端(电脑、手机、电视、广播等)为用户、涉及广大患者、中医医生、医药企业、中医医院、政府机关提供统一的信息访问门户和接入平台.在信息的供给方与承接方之间架设信息双向互动的桥梁,推动中医药科技知识、技术、成果、人才、资金等科技创新要素向农村流动,强化中医药科技推广、成果转化和中医药医疗服务,切实方便群众就医,促进新医改的发展.最终改变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局面,充分发挥中医药价廉实用的
本文通过分析四川省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信息技术培训的背景,阐明了远程教学平台对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构建基于远程教学平台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信息技术可持续培训模式(远程教学平台的技术平台搭建和内容建设的总体方案), 通过实施四川省基于远程教学平台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信息技术可持续培训模式,使四川省社区卫生信息技术培训项目在低成本、高效益、长时间,可持续的得到实施和和完善,也可以使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在
目的:研究藏药独一味种群生物学特征,阐述种群更新机制。方法:采用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方法,调查独一味株数、叶展距、重量、根茎芽数目,分析样方内独一味大小结构、根茎芽生长规律。结果:样地中独一味密度大,是一个发展中的种群,独一味地上部分的更新依靠根茎芽萌发,根茎芽数目与独一味叶展距大小正相关;独一味地上部分重量与地下部分重量呈正相关,样地单位面积产量可观。结论:独一味具有实现可持续采收的生物学基础。
中药材是中药饮片、中成药及其相关产品的源头物质.中药材的功效直接影响其衍生产品的功效.由于中药材的鉴定错误和质量不稳定而引起中药功效的变化和相关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地影响了中医药的治病防病效果.为此,安全、有效、稳定、可控是对中药材的基本要求.中药材的真伪鉴别和品质量评价是中药质量的保证.中药材包含多种结构类型的化学成分.人们既可利用活性成分治病防治,又可利用其化学信息鉴别中药材的真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虽然环境恶劣,但小气候多样,水资源、光照充足,孕育出了众多的特色药物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和关键人物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干热河各地区的汉族、彝族人为对象,对该区特色药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指出了如特色药物资源开发规模小,开发力度不够;农民种植药材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并提出了资源开发利用应与当地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相结合、加强该区药物资源开
利用原位测量和控制条件方法,对宽叶羌活的光合作用特征日变化特征、不同温度与光照条件下净光合作用速率变化规律等进行了研究,以便为宽叶羌活的引种驯化提供理论依据。在光合作用日进程方面,宽叶羌活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并且第一个峰值比第二个峰值高,表明宽叶羌活叶面光合作用存在"午休"现象,在中午12: 00~14:30降到最低值。中午时段宽叶羌活的净光合作用下降与这期间光合有效辐射和叶面温度高呈负
白桦三萜物质具有抗艾滋病毒及各种肿瘤的显著疗效,已成为极具潜力的天然药物制剂.以"细胞全能性"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植物细胞培养技术为植物天然活性物质生产提供了一条全新途径.本研究以白桦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分别在不同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和悬浮培养,结果表明,在以NT为基本培养基,附加激素0.01 mg/L TDZ +0.1 mg/L BA的培养条件下获得的愈伤组织,在同一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获得的悬浮
目的:研究民间药牡蒿的性状与显微鉴别方法。填补牡蒿生药学研究的空白,并为该药材的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材料进行药材性状研究、显微研究。结果:详细描述了牡蒿的生药鉴定特征。结论:药材性状、显微特点可为该民间药的生药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探讨山茱萸不同栽培品种叶绿体DNA的遗传多样性,为山茱萸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5个10bp的随机引物对河南、陕西等主产地山茱萸各品种的cpDNA进行RAPD分析。结果:采集了山茱萸不同栽培品种的样品,找到了从山茱萸叶中提取适合于RAPD分析用的叶绿体DNA的最佳。方法:证明山茱萸不同栽培品种在叶绿体DNA上存在较大差异;建立起了山茱萸cpDNA的RAPD指纹图谱和七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