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1区克下组油藏潜力分析及挖潜方式研究

来源 :新疆石油学会2010年度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i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1区克下组油藏自1957年开发以来,经历了试采阶段、建产阶段、含水上升产量递减阶段、高含水低速稳产阶段、废弃开采阶段5个开发阶段,油藏于1993年因小井眼原因被列为报废区块,截止目前,该区采出程度仅15.6%,油藏剩余潜力较大,本项目在油藏地质特征再认识的基础上,总结油藏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精细研究油藏剩余油潜力,优化井网井距、注采参数等,制定合理的挖潜方式,从而有效地的提高油藏开发效果.通过该项目的研究,新增可采储量99.53×104t,提高采收率18.54%,为同类油藏二次开发提供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利用现有电子显微镜设备和条件将所内生命科学中各个病原体样品标准和非标准做一次形态图谱的工作。将这些资料作为科研工作参考和文章资料采纳的文料。利用负染、包埋切片、固定和脱水将样品制成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电子图像,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提供科研所需的形态效果和技术要求。
会议
管道应急挤压截流装置是一种用于大口径长输管道发生局部断裂等破坏时,利用挤压的方式,在较短时间将管道快速压扁以截断流油的新型高效应急抢修设备.本文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管道挤压截流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并进行了相关台架试验,确定了截流装置设计的基本参数.
针对原油库铁路装车过程中存在的油气蒸发损耗状况,研制了适用于现场油气挥发成采集的铁路原油罐车孔盖密封和采集装置,并进行了现场采集和实验室测试分析,找出了影响原油铁路装车过程中蒸发损耗的影响因素, 确定了不同装车阶段的挥发成份,计算出了原油铁路装车损耗的数量,为制定装车过程油气回收技术措施提供了依据.
采油一厂红浅稠油处理站始建于1990年,因处理工艺无法满足原油脱水、安全隐患等问题,2006年对其进行改造.因油田滚动勘探开发,2008年又对稠油处理站进行扩建,扩建后稠油处理站原油处理能力达到80×104t/a.经过改造和扩建后,处理站两套装置、三套流程且独立运行,因油田的滚动开发,原油物性变化较大,使得原油处理系统存在管理难度大和能耗高等问题.为此,根据采油一厂稠油各区的原油物性分析,结合现有
针对目前各油田机采系统效率评价与管理工作缺少科学的评价方法及科学的考核标准等问题,开展了机采系统效率潜力分析及评价技术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基于系统效率实现率概念的“能耗最低机采系统效率评价方法”,对确保油田全面完成节能节水指标、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用能水平、降低吨油操作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J129作业区部分含气抽油机井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油井生产时的合理套压值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在分析了套压与油井产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采用曲线拟合法建立数学模型,确定了油井的合理套压值,并结合套压调节器的使用,以此确定了套气释放时机(值),进而对油井实施控套生产,实现单井增产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依据.
本文介绍了信息门户的概念和系统架构,将其应用于采油一厂生产管理中,对完善企业内外的各种业务流程,进行各种知识的交流与沟通,储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日常管理工作更加科学、系统和高效.
稠油处理站集中监控系统将数据集中存储、生产集中监控,集生产数据和视频监控为一体,对稠油处理站生产现场进行集中管理,为及时发现、判断和处理问题提供了可靠保障,同时可减少职工的巡检次数,也可节约人力、物力,从而产生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该系统是在应用各种现代先进技术基础上的独立创新,适用于油田实施信息化管理技术改造,对油田转油站集输油水平的提高具有较大的作用,既能稳定和提高产油量,又能提高管理水平,还
百重七供汽联合站为解决供水量调配不充分、设备利用不均衡的问题,根据现场的实际对联合站的供水管网进行了优化.实施优化改造后的供水管网,不仅实现了由4#站向1、2#供热站供应清水软化水,5#站向3#站供应清水及污水软化水,还实现了4#、5#站并网向简易站供应清水软化水,百重七供汽联合站供水管网的清水线和污水线通过流程切换实现不同站之间的软化水供应,充分提高了设备利用率,极大的节约了维修成本及电能消耗.
采油一厂车89井区是一个典型的含硫化氢区块,其中含硫化氢最高的井浓度达到了12521.30mg/m3.高的硫化氢含量带来了高的生产风险,车89井区开发至今,一直没有针对该区块的油气集输工艺进行系统的、专业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安全运行风险评价.因此,本次主要针对车89井区含硫化氢油气集输系统的安全运行技术展开研究.本研究主要应用安全系统工程中原理和分析方法,对车89井区油气集输系统发生硫化氢泄露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