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血阻络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b88191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多年应用西药配合中药下肢洗伤方熏洗及穴位灸治疗淤血阻络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研究,制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初步探讨该方案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进一步体现中医治疗在改善临床表现方面的优势;为形成更为优化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2012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ADA/EASD)关于高血糖管理的立场声明强调了对个体化治疗的需求.既往研究表明,对于相同的用餐,亚洲患者的餐后血糖浓度高于白人患者.已证明艾塞那肽每日2次(EBID,每日两顿主餐前注射)能够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
会议
目的 许多研究已经显示了腹腔镜下Roux-en-Y胃旁路手术(LRYGB)在降血糖方面的显著作用,但其降糖机制始终未明.本文分析了一些行此手术的患者的资料,以期探讨该手术降糖的机制.
会议
目的 观察沙格列汀对老年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应用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出IGT患者48例,按1∶1分为A组(沙格列汀治疗组)和B组(阿卡波糖治疗组).沙格列汀治疗组予以沙格列汀5 mg,早餐前服用;阿卡波糖治疗组予以阿卡波糖50 mg,三餐时与饭同服,两组患者均被进行常规饮食及运动方式教育.
会议
目的 部分糖尿病患者在傍晚时容易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临床上称之为"黄昏现象"."黄昏现象"没有确切的临床诊断标准.通常认为,经常出现晚餐前血糖高于午餐后2h血糖1~2 mmol/L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糖尿病的"黄昏现象".发现及评估患者是否有"黄昏现象",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会议
目的 研究高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正常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microRNA的差异表达谱.方法 利用microRNA芯片技术(此芯片包含人类所有成熟microRNA及microRNA前体序列)筛选出高糖培养基(正常培养基添加30.5 mmol/L的葡萄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相对于正常培养基(M199添加10%胎牛血清)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差异表达的microRNA.然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会议
目的 探讨肥胖患者、糖耐量异常(IGT)、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胰多肽(P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肥胖患者、IGT、2型糖尿病患者及正常对照者31人,测定其基础、标准蛋白餐后血浆PP以及空腹血糖、胰岛素,比较并观察在肥胖患者、IGT、2型糖尿病患者中不同水平胰多肽的意义.
会议
目的 饥饿时,肝脏中糖异生的关键酶磷酸烯醇型丙酮酸羧激酶(PEPCK)、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表达上调,从而促进了非糖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等转化为葡萄糖,供机体其他器官、组织利用.另一方面,糖异生的能力增强也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标志,此时即表现为空腹血糖增高,因此控制肝脏糖异生能力也成为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如二甲双胍的重要靶点.
会议
目的 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β抑制素2(β-arrestin2)与甘油三酯脂酶(ATGL)表达水平、两者间相关关系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选取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正常体检者(NC) 30例设为对照.观察各组空腹血清β-arrestin2和ATGL水平,并计算其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稳态模型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性(ISI).
会议
目的 研究Ghrelin对白细胞介素(IL)-6诱导的肝HepG2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 mRNA表达的影响而探讨ghrelin在肝脏部位的抗炎功能,并检测核因子κB (NFκB)在其中的作用,为可能的ghrelin应用于临床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提供研究的线索.
会议
目的 由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优异的抗糖尿病作用,目前众多研究都关注于GLP-1的分泌调节方面,然而,鲜少有研究关注于其分泌细胞肠道L细胞的凋亡.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肠道菌群的产物脂多糖是否能导致肠道L细胞株STC-1细胞凋亡.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