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密度对扬州鹅日增重、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anywhe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饲养密度对扬州鹅仔鹅生长及肉用性能的影响,本试验将336只28日龄的扬州鹅公鹅随机分到5个饲养密度组,分别为2只/m2、3只/m2、4只/m2、5只/m2和6只/m2.每组设6个重复,试验期为42d.结果表明:①饲养密度为5只/m2及6只/m2的鹅,其28~42日龄的日增重显著低于2~4只/m2的鹅(P<0.05),其42~70日龄的日增重、腿肌率、胸肌率显著低于2只/m2和3只/m2的鹅(P<0.05);而其腿肌离心损失率显著高于2只/m2和3只/m2的鹅(P<0.05).②饲养密度为6只/m2的鹅,其腿肌红度显著低于其他各组的鹅(P<0.05),胸肌红度显著低于2只/m2和4只/m2的鹅(P<0.05),胸肌黄度显著高于3只/m2及5只/m2的鹅(P<0.05),胸肌离心损失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的鹅(P<0.05).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当饲养密度等于或者大于5只/m2时,仔鹅的日增重、腿肌率和胸肌率以及肉品质都会显著下降.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建议室内网上平养时,仔鹅的饲养密度要控制在5只/m2以下.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鸡新城疫母源抗体的高低不一,首免、二免时间无法确定,养殖户凭着经验进行免疫,免疫效果不尽人意.何时免疫才能提高免疫效果,笔者为了解决此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检测种蛋母源抗体、孵化过程中抗体变化规律、出壳后继续监测直到母源抗体消失为1.6log2.在母源抗体下降至4log2时,进行首免新城疫疫苗,免疫后继续监测抗体消长规律,确定二免时间.从试验结果总结出首次免疫时间公式为:首免日龄=(种蛋母源抗体
鸭曲霉菌病是由曲霉菌属的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以及构巢曲霉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其生产性能的真菌性疾病.该病主要危害幼鸭,常引起急性爆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而成年鸭则多为散发.近年来因免疫抑制性疾病和临床中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导致抵抗力下降,使青年鸭和成年鸭爆发本病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冬春季节产蛋鸭曲霉菌感染较为常见.根据笔者统计,由于成年蛋鸭曲霉菌病感染,导致死亡率增加5%~20%,产蛋率下降5%~15
随着我国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快速发展及全球气候变暖,季节性高温成为蛋鸡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每年因热应激给蛋鸡生产者带来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研究不同饲养模式下的热应激效应对于蛋鸡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八层层叠式蛋鸡饲养模式的鸡舍作为研究观测对象,鸡舍内存栏产蛋鸡数量为101952只,研究夏季鸡舍内平均温度>30℃条件下对热应激对蛋鸡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对此养殖模式下蛋鸡热
本试验旨在研究配套系冷鲜鸡保存7d货架期内不同肉品质指标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冷鲜鸡肉pH随货架期的延长先上升后趋于平稳;失水率随货架期的延长先上升后趋于平稳;剪切力随货架期的延长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不同货架期L*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a随货架期的延长呈现下降的趋势.b*值随货架期的延长呈现上升的趋势;肌苷酸随货架期的延长呈现降低的趋势;冷鲜鸡不同
为了研究在自由采食条件下麒麟母鸡体重和体尺性状的相关性.在统一饲养条件下,对白羽和黄羽麒麟母鸡各50只体重和体尺性状进行测定.结果显示:1周龄黄羽鸡体重与体斜长极显著正相关(P<0.01),白羽鸡体重与胫长显著正相关(P<0.05);2周龄黄羽鸡体重与体斜长、胫长、胸宽,体斜长与胸宽均显著正相关(P<0.05),而白羽体重与体斜长、胫长与胫围均显著相关(P<0.05),黄羽体重与体斜长相关性最大,
为了解鸡蛋存放期间摆放方式对其物理品质的影响,本试验测定了新鲜鸡蛋在相同环境中以钝端朝上、锐端朝上、横放三种方式摆放在不同存放时间的质量指标.结果显示:以钝端朝上的摆放方式存放的鸡蛋在同样的贮存时间内其蛋的失重率、哈夫单位、蛋黄粘壳情况等指标均优于锐端朝上(P<0.05)或横放方式(P<0.01);蛋黄颜色也呈现相似变化特点,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以钝端朝上方式摆放的
试验旨在研究鸡蛋在室温与冷藏保存条件下物理性状的变化规律,为鸡蛋的保存提供参考.试验选取褐壳商品鸡蛋240个,随机分成2组,常温保存组(Ⅰ组)和4℃冷藏保存组(Ⅱ组),每组各120个.保存第1、2、3、4周分别取Ⅰ组、Ⅱ组各30枚鸡蛋进行物理性状测定.测定结果:气室直径随保存期延长而逐渐增大,保存第3周、第4周气室直径冷藏组小于室温组,差异极显著(P<0.01);室温与冷藏保存各周蛋壳强度相比,室